潘锦云
- 作品数:43 被引量:31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我国中部地区以工促农的困境与新思路被引量:4
- 2006年
- 中部已成为全国“三农”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振兴中部的关键在于中部农业要率先崛起,要实现农业崛起,中部工业要起到真正的反哺作用,但中部地区以工促农存在着有别于东部省份的政策、经济、思想和方法等困境。主要原因体现在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低、县域经济落后、第三产业欠发达限制工农的双向联系和工业化、城市化滞后及市场化水平低等因素上。为此,中部地区以工促农要有新的思路,即中部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心要下移,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要改变过去仅靠财政转移来支持农业发展的单一思路;中部城市工业要积极扶持农村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
- 潘锦云
- 关键词:以工促农新农村
- 基于和谐视角的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当前新农村建设难以有效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人们没有认识清楚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三者关系的影响,学术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拖累了工业化与城市化。文章论证了三者是统一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互动而非对立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发展。
- 潘锦云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城市化和谐社会互动
- 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一个文献的述评
- 城镇化低质量发展不仅严重制约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也成为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学界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观点各异,但都离不开在时间和空间上诸生产要素在城镇的集聚和最优配置,“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伴随着中国城镇化...
- 潘锦云
-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工业化经济增长
- 制约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两镇农地流转的典型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通过对安徽两个典型乡镇的调研,发现当前农地流转率虽然较高,但流转效率较低。制约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不仅有来自农户"乡土"情结等微观方面因素,还有基层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等宏观因素。农地实现有效流转关键在于土地流转应契合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保持一致,在于土地产权分解科学可行,在于与城镇化保持同步发展,在于对城郊镇与非城郊镇的土地流转实现分类指导。
- 潘锦云汪时珍
- 关键词:产权分解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 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被引量:1
- 2006年
- 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主体缺失、经济、思想和认识等特殊困境,所以特殊的区情决定了中部新农村建设道路要有新思路。为此,中部新农村建设要新在“三农”现代化激活和提升农业生产力上;中部新农村建设要新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
- 潘锦云周芳
- 关键词: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 农村金融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被引量:27
- 2013年
-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准确、金融抑制现象严重、农业保险体系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经营风险大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发展。要使农村金融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完善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财税扶持农村金融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葛阳琴潘锦云
- 关键词:农村金融
-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集群升级的实现途径被引量:3
- 2009年
- 地理集中曾经对企业集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其根植性正成为企业集群发展的负面影响因素。电子商务平台是企业集群升级的实现途径。建设集群电子商务平台,政府引导促使传统企业集群向虚拟集群跨越,企业集群自身应担当起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的主体角色,积极发挥互联网企业的第三方作用。
- 姜凌潘锦云
-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
- 安庆市外贸进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1994-2014年安庆市进口、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借助协整及Granger检验等计量手段对三者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在安庆经济增长中,进口与出口的作用都显著。建议进一步拓宽领域,扩大进口,促进贸易结构平衡;千方百计促使出口市场更趋多元化;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做强企业外贸主体。
- 殷功利潘锦云
- 关键词: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经济增长
-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 2002年
-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被动地接受国际化经营,其现状不容乐观,入世后,中小企业获得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其国际化经营环境将会改善,但仍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提供法律保证。
- 潘锦云
- 关键词:中小企业
- 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一个文献述评被引量:4
- 2014年
- 城镇化低质量发展不仅严重制约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也成为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学界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观点各异,但都离不开诸生产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聚和配置的优劣程度。"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与中国城镇化形影相随,带来缺乏人文关怀、环境污染等诸多社会问题。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城镇化质量。实践证明,产城融合模式利于解决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时空上的对立,构建安居乐业和共生和谐的城镇化道路。提升城镇化质量不仅需要创新其路径选择,更需要建立体现人文关怀和居民满意度的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
- 潘锦云姜凌
-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工业化经济增长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