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荣成
- 作品数:27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矿业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改革资助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当前国内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被引量:1
- 2011年
-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特殊用途英语(ESP)教学和研究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缺乏标准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当前高校的ESP课程要求与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并不一致,各个学校之间也各不相同;其次,高素质的ESP课程师资匮乏;另外,学生薄弱的基础英语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ESP教学的顺利开展。
- 潘荣成
- 关键词:课程目标教学安排合格师资
- 需求导向的研究生外语能力数字化精准培养模型与路径
- 2024年
- 本文基于数字赋能、精准教学和需求分析理论,提出基于“两端四体”的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外语能力精准培养的CAN模型,以该模型为框架,分析数字赋能研究生外语能力精准培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能的赋能路径。
- 潘荣成孙彦景周琼李蓓
- 关键词:数字技术外语能力培养
- 渐进体验式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究
- 2011年
- 渐进体验式英语口语教学在发挥体验式教学理论优势的基础上,主张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口语教学分为语言信息输入、口语能力构建、口语策略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四个阶段。在渐进体验式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被视为具有极大潜能和认知能力的学习主体,教师引导他们通过体验真实情境形成对英语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构建出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知识体系,然后重新实践、体验,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
- 潘荣成李淑玲
-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策略
-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 2004年
- 本文以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契机,从目前在校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特点和优点以及本校实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 潘荣成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听说能力
- 再论英语教学与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被引量:1
- 2008年
-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以各种方式传播英语文化,做好跨文化教育,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各种途径中,英语词汇是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工具,而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释例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催化剂。
- 潘荣成李灏
-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 论译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干扰角色被引量:7
- 2011年
- 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文化差异,译者在跨文化语言(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中通常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桥梁与干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译者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干扰因素,这种现象是由于译者因文化差异、语言特点等种种原因而对源讯息做出误译所造成的,再分析译者的误译对跨文化交际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的措施。
- 潘荣成
-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误译解码
-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国际化工程人才的翻译能力培养
- 2020年
- 翻译能力是国际化工程人才有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备能力之一,培养既精通专业技能又擅长跨语言交际的复合型国际化工程人才是当今高校必须解决的重要人才培养课题。在分析国际化工程人才翻译能力培养现存问题或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化、跨学科、分层次、跨行业的培养方案,以期更新高校工程人才的培养理念,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生产建设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打造为兼具行业知识技能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潘荣成
- 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翻译能力
-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术语译介研究:综述与展望
- 2022年
-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准确译介对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国家形象的构建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着眼于探讨国内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政治术语时所(应)采用的策略与方法、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外译介的动机与目的,但研究总体规模偏小,且主要局限于国内翻译主体对中国特色政治术语所作的外宣翻译,而关于国外翻译主体译介情况的研究则相对匮乏,仅有的少量研究也基本仅限于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针对其他语种国家译介情况的研究则非常少见。鉴于此,在综述国内外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术语译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开展多语种、多国别、跨学科研究的展望,以期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术语译介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助力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
- 潘荣成
- 关键词:译介
- 面向澳大利亚的“一带一路”倡议传播: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四年来(2013-2017),中国对澳大利亚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澳双方的政界领导人频繁互访,商讨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合作的问题;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成为中澳在设施相通方面合作的亮点;中国学术界和新闻界从不同侧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和国际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报道,积极解读澳大利亚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
- 潘荣成
- 关键词:中国学术界领导人
- 从《上海之吻》谈香蕉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 2011年
- 电影《上海之吻》凸显了生活在海外的华裔新生代,由于有着中式外表却心怀西式思想而游走于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边缘的生存状态。在探寻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被一方面想要摆脱与中国有关的一切而另一方面由于父辈的影响,却又无法彻底割舍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心态所困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海外华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尽早分到一杯羹,不少新生代开始尝试将自己从香蕉人改造为芒果人,打造左右逢源的复合文化身份。
- 潘荣成
- 关键词: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