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潘生才

潘生才

作品数:33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脊柱
  • 9篇结核
  • 8篇腰椎
  • 8篇手术
  • 8篇骨折
  • 7篇脊柱结核
  • 6篇植骨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内固定
  • 5篇椎骨
  • 4篇胸腰椎
  • 4篇胸腰椎骨折
  • 4篇腰椎骨折
  • 4篇术后
  • 4篇固定术
  • 4篇关节
  • 3篇入路
  • 3篇前路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机构

  • 31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潘生才
  • 29篇唐毓金
  • 27篇谢克恭
  • 18篇蓝常贡
  • 14篇陆敏安
  • 13篇卢贤哲
  • 5篇黄可
  • 5篇韦玮
  • 3篇陆潞
  • 3篇刘佳
  • 2篇龙丽珍
  • 2篇李晓峰
  • 2篇周兰岛
  • 2篇林佳杰
  • 2篇石宇
  • 1篇陆建东
  • 1篇潘国刚
  • 1篇乔宁宁

传媒

  • 7篇右江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损伤临床治疗87例
2010年
目的:探讨腰椎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损伤患者87例临床资料进行。7例行保守治疗;8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59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3~36个月,80例术后获得良好恢复,7例完全截瘫患者无明显恢复。结论:腰椎损伤类型多,合并症多,病情复杂,对每个个体应具体分析,对症行术,尽最大可能使患者得到康复。
潘生才谢克恭唐毓金蓝常贡
关键词:腰椎损伤手术治疗
置泵经股深动脉化疗保肢治疗下肢骨肉瘤1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置泵经股深动脉化疗治疗下肢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手术室行皮下埋泵留置作股深动脉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100 mg/m2×1天/疗程)、阿霉素(50 mg/m2×1天/疗程)、第1、8天静脉应用异环磷酰胺(2.0 g/m2×5天/疗程)。3周为1周期,2个周期后行保肢手术,术后继续化疗4个周期。结果 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为75.0%,全部保留患肢,生存期最长66个月,最短1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结论置泵经股深动脉化学治疗联合保肢手术是下肢骨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潘生才
关键词:股深动脉化学治疗骨肉瘤
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在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之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65名壮族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血清IL-12水平,常规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IL-12、ESR、CRP水平的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IL-12水平与ESR、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IL-12、ESR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12显著低于对照组,ESR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IL-12水平与ESR水平及CRP水平均无明显线性相关(P〉0.05)。结论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群,IL-12可能在骨关节结核的发病中起免疫调节作用。
陆潞唐毓金谢克恭蓝常贡潘生才林佳杰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白细胞介素-12壮族
经胸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2005年
目的探讨经胸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Ⅰ期前路经胸不切断肋骨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K-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16个月的随访,21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8个月,后凸矫正角度17°,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胸前路不切断肋骨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能够完成Ⅰ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后凸畸形矫正和脊柱稳定性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潘生才
关键词:脊柱固定术
前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探讨前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前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其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本组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除1例出现表浅感染,其余均一期愈合。X片显示钢板螺钉位置正常,无松动、断裂。植骨块无滑脱,间隙高度恢复,后突畸形消失,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无脊柱侧弯。随访6~20个月,平均7个月,全部患者均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装置松动或断裂,无继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结论前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直观定位伤椎椎体,减压彻底,对脊髓及神经干扰较小,可恢复骨与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潘生才唐毓金谢克恭蓝常贡卢贤哲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变化(英文)被引量:20
2006年
背景:临床上许多骨科疾病与骨内压异常增高有关,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采用经皮骨穿刺等方法,可降低骨内压,使临床症状立即缓解。分析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进一步认识骨内压的发生和发展。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流流变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3/12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完成。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16±0.35)k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①动物分组及造模:30只兔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只。两组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实验组行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②胫骨上端骨内压测量:动物麻醉后,将测压针在右胫骨结节上方约0.5cm内侧平坦面刺入骨髓腔内,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于减压术前及术后第2天测量2组骨内压。③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实验组于钻孔减压术前和术后第2天,抽取骨髓血,采用血液仪R80(椎板式)Version5.0测量血液流变学数值。主要观察指标: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前后骨内压测量值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数值。结果:3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内压测量结果:实验组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接近正常值非固定侧骨内压值(2.50±0.39)kPa,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1)。②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结果: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胫骨上端骨髓内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还原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5或0.01),而钻孔减压术前后骨髓内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
唐毓金陆敏安潘生才
关键词:骨髓血液流变学
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膝关节骨内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膝关节骨内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硕士生:潘生才导师:吴珊鹏 博士摘要[研究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骨超微结构二个方面入手,探索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大白兔骨内高压的影响,初步探讨实验性股动脉外膜...
潘生才
关键词:骨内压骨内高压血液流变学
文献传递
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2例
2010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疗效。结果 42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骨折椎体疼痛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有效缓解骨折椎体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
潘生才谢克恭唐毓金蓝常贡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手术治疗老年人
39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研究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完全复位31例,复位90%以上8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7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者功能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早期稳定,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为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潘生才唐毓金谢克恭蓝常贡卢贤哲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减压钢板植骨内固定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目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超微结构观察的报道甚少。目的: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并染色鉴定,利用电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特点。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成骨染色鉴定向成骨方向诱导分化,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成骨诱导前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培养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活力强,成骨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染色、钙化结节染色均呈阳性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铺展,不规则,其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空泡明显增多表明细胞功能活跃。
潘生才唐毓金谢克恭蓝常贡卢贤哲李晓峰
关键词:超微结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电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