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吸烟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吸烟对亚临床甲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亚临床甲减男性患者,分为吸烟组33例和非吸烟组30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6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吸烟组、吸烟组的血浆TG、TC、LDLC、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吸烟组的血浆TG、TC、LDL-C、颈动脉IMT高于非吸烟组(均P<0.05);非吸烟组、吸烟组的血浆HDL-C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吸烟组的血浆HDL-C低于非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可加重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脂异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应尽早进行临床干预。
- 杨萍殷国田
- 关键词:吸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颈动脉粥样硬化
- 血栓通与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与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早期DN的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其中无蛋白尿糖尿病(DM)组24例,早期DN组70例,DN组又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2例,C组24例,A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次,1次/d),B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C组联合应用复方血栓通和盐酸贝那普利,共观察3个月。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纤维蛋白原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DN各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DM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DN各组患者UAER、hs-CRP、IL-6、TNF-α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C组下降更明显;C组血脂、纤维蛋白原与A组、B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不仅可以改善DN患者的血脂及高凝状态,还可能通过降低血清hs-CRP、IL-6、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达到对DN的保护作用。
- 杨萍孙书明魏祎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介素6复方血栓通胶囊贝那普利
-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效果不佳,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临床见习、理论课教学、教学查房、病房小讲课及病例讨论等教学的不同阶段运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 杨萍杜玮
- 关键词:医学教育内分泌教学方法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辛伐他汀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和病变的疗效。方法 92例(174眼)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89眼)和对照组46例(85眼)。两组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的表达,通过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分别为(18.22±4.06)ng·L-1、(19.62±4.39)ng·L-1,hs-CRP水平分别为(5.56±2.21)mg·L-1,(6.06±1.98)mg·L-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无明显下降(均为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TNF-α、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个月仍有进一步的下降(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视网膜改善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患者血循环中炎症因子的水平,这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之一。
- 杨萍孙书明李晓鹏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辛伐他汀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泌乳素与性激素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泌乳素 (PRL)与性激素在SLE的发病中的作用及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RIA法检测 39例SLE患者及 1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PRL、雌二醇 (E2 )、睾酮 (T)、游离睾酮 (FT)及孕酮 (Pr)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PR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活动期患者PRL增高更显著 (P <0 .0 0 1)。血清E2水平仅活动期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血清T、FT、Pr水平均降低 (P <0 .0 5 ) ,活动期降低更为显著(P <0 .0 1)。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SLE患者血清T、F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性激素异常在SLE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PRL可作为判定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 杨萍孙书明王小波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泌乳素性激素免疫功能自身免疫性疾病
- 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针剂40 U,每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均为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Cys C及UAER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Cys C、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ys C、UAE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更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Cys C及UAER水平,可能对延缓早期DN的进展有一定作用。
- 杜玮周艳艳杨萍
-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胰激肽原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其中无蛋白尿组(DM) 24例,早期DN组48例,DN组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
- 杨萍魏祎杜玮
-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尿培养、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结果80份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58株占73%,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占6%,表皮葡萄球菌7株占9%,肠球菌7株占9%,真菌3株占4%。58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依次为3%、3%、8%,而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仍是住院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呈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
- 许彩青杨萍
- 关键词: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耐药性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 赖脯胰岛素5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新诊断的超重,月巴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赖脯胰岛素50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新诊断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予以赖脯胰岛素5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重组人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治疗,收集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餐前、睡前、凌晨3:00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日用量及费用分别为(0.6±0.1)U&g、(15.8±2.1)元/d,低于对照组的(0.8±0.1)U/kg、(21.3±2.6)元/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5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新诊断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强化治疗方案,且性价比高。
- 杨萍魏祎
-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糖尿病
- 冠心病患者免疫指标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TNF ,IL - 6 ,IL - 8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检测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4 0例CHD患者和 2 7例健康人进行TNF ,IL - 6 ,IL - 8测定。结果 CHD患者血清TNF ,IL - 6 ,IL - 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 <0 .0 1) ,心肌梗死组血清TNF ,IL - 6水平较心肌缺血组显著升高 (P <0 .0 1) ,心肌梗死组血清IL - 8水平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无意义。结论 TNF ,IL - 6 ,IL - 8在CHD的病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对这些指标的检测还可以作为CHD患者诊断、预后的一个依据。
- 孙书明杨萍
- 关键词:冠心病免疫指标心肌梗死发病机制ELISA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