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佐明
- 作品数:73 被引量:3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多节段胸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 8例多发性椎间盘突出患者 (胸腰椎间盘突出 13例、胸椎间盘突出 11例、腰椎间盘突出 84例 ) ,从发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术后 8个月~ 12年的随访 ,总优良率达到 93%以上。结论 椎间盘多发性突出临床差异较大 ,其神经根受压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故本病必须认真仔细系统检查结合CT或MRI获得确诊。手术的目的在于突出物摘除、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 ,维持脊柱稳定性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于永林戴士峰王保苍孙秋茹刘昆鹏杨佐明张艳蕊
- 关键词:外科治疗发病机理影像学改变CTMRI
-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行改良灌洗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改良灌洗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5—2015-05诊治的46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采用以"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和"脉冲式灌洗法"为主要特点的改良灌洗术治疗。结果46例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灌洗管意外脱落,灌洗一直保持通畅,灌洗成功率100%。35例因较大坏死组织或血凝块导致管道堵塞或灌洗不畅,消毒后采用旋转、拉紧灌洗管两端或滑动管道等方式顺利解除阻塞。5例灌洗管出口或入口处感染,其中1例为灌洗管出、入口同时感染,每天换药2次,于3~5 d内症状消失,无复发。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6)个月。3例保留内固定物者术后4~6个月出现感染复发,但骨折已愈合,取出内固定物再次灌洗治疗后痊愈。结论改良灌洗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 杨佐明刘晓明魏亚恒杨春燕关鹏飞张艳蕊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内固定灌洗治疗
-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与时机的选择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式与时机选择,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自2004年4月一2010年lO月收治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程超过3个月、未改变原固定方式的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原内固定方式:髓内针34例,钢板15例,混合固定13例。骨折均愈合或基本愈合,在取出内固定物、彻底清创、脉冲冲洗的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灌洗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术后1~3年随访,62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及感染复发。结论在感染可以控制的情况下,保留原内固定物,待骨折愈合后再根治感染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 杨佐明戴士峰魏亚恒张艳蕊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晚期感染骨折术后感染灌洗术
- 髓内、外双管灌洗法治疗股骨髓内钉术后感染57例
- 2014年
- 股骨髓内钉术后感染在骨科治疗方面比较困难.股骨周围软组织肌间隔较多,感染病灶较深,很难做到彻底清创和引流,往往需要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基础上实施清创灌洗术治疗.而常规灌洗术常因存在引流管脱落、堵塞不畅等缺点,造成灌洗失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设计一种新的灌洗方法,即髓内外双管灌洗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利用此方法治疗57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戴士峰于美文杨佐明刘昆鹏张艳蕊孙健尹向辉魏亚恒
- 关键词:股骨髓内钉术后感染灌洗法彻底清创周围软组织
- 应用低分子肝素制剂预防骨伤科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观察
- 杨佐明张洪斌原野刘晓明戴士峰张志刚王琦张艳蕊孙健张静梅
- 任务来源:“应用低分子肝素制剂预防骨伤科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观察”是唐山市第二医院承担的2006年度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指导计划项目,课题编号为06134601a-39属于临床医学-骨外科项目。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随...
- 关键词: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骨伤科
- 骨段牵移延长术治疗小腿骨、皮缺损
- 戴士峰于美文杨佐明刘昆鹏
- 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在治疗骨科深部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 杨佐明戴士峰张艳蕊魏亚恒于美文裴秋艳刘昆鹏尹向辉
- 课题通过研发设计"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和"脉冲式灌洗法",以及在灌洗液成分和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感染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传统灌洗术进行多方面改良和创新。应用改良方案对不同部位、不同情况的骨科深部感染进行灌洗治疗,安全地提升了灌...
- 关键词:
- 创份性膝关节僵直功能重建135例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手术松解及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1985年1月~2005年12月对135例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粘连锐性分离、瘢痕切除、挛缩松解、髌旁支持带减张、CPM机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结果135例中114例获得1~18年随访,平均9年6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优62例,良45例,中3例,差4例,优良率93.9%。结论术前应重点分析皮肤、肌肉、肌腱、关节周围粘连及僵直程度和病理变化。术中做到彻底松解粘连、瘢痕组织切除、辨认股直肌是否完整,是否有收缩力及能否从股内、外侧肌和中间肌中分离出来是手术的关键;术后预防伤口出血、皮肤坏死,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临床意义,而CPM机练习亦起到了积极作用。
- 于永林孙秋茹杨佐明张艳蕊孙建
- 关键词:膝关节僵直
- 保留内固定物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15例被引量:23
- 2013年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较为棘手。因骨折尚未稳定,如果为了治疗感染取出内固定物,势必造成骨折移位,无论更换何种外固定方式,均会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甚至肢体畸形或功能障碍。2004年4月-2010年10月笔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1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采取了保留内固定物的治疗方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杨佐明戴士峰刘昆鹏张艳蕊
- 关键词:内固定物骨折术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移位
-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前臂双骨折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总结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钢板方法比较其优越性。方法1999年7月-2002年7月,随机选取尺桡骨双骨折患者6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X线片示骨折部位在尺桡骨直行段。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34例(A组),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15~58岁。交通伤16例,跌伤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d。应用钛制前臂接骨板固定治疗34例(B组),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17~49岁。车祸伤19例,跌伤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d。结果手术及外固定时间A组为(1.22±0.36)h及(5.12±0.74)周,B组为(1.27±0.81)h及(6.22±1.3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A组33例骨折于术后10~12周Ⅱ期愈合,愈合率为97%;B组30例骨折于术后12~16周Ⅰ期愈合,愈合率为89%;两组骨折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前臂双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疗效良好、适应证广、愈合率高的优点。
- 杨佐明于永林戴士峰刘晓明
- 关键词:尺桡骨骨折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