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为松
- 作品数:158 被引量:5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流产胎儿分离毒株84FLi的全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克隆和测定汉滩病毒疫苗生产株 84FLi的全基因组序列 ,了解其分子基础。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分节段扩增 84FLi株L、M和S基因片段的cDNA ,直接用PCR产物或克隆入pMD18 T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 84FLi株L、M、S 3个片段的全基因组序列为6 5 33,36 16和 16 88个核苷酸 ,分别编码 2 15 1,1135 ,4 2 9个氨基酸。A、C、G、T 4种核苷酸分别为 3830 ,2 0 5 0 ,2 5 10和 344 7个 ,GC含量为 38 5 2 % ,AT含量为 6 1 4 8%。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84FLi株与分离自广州的RG9株和分离自安徽的Chen4株高度同源。S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 99 6 %。与HTNV的国际标准毒株 76 118的 3个片段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83 7%、84 0 %和 87 2 % ,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 5 %、96 0 %和 97 9%。结论 84FLi株属于汉滩型病毒 ,并与分离自国内的汉滩病毒同源性较高 。
- 李新红杨为松杭长寿白雪帆马本江黄长形李光玉王九平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产胎儿分离毒株全基因序列分析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人体体液中的分布及排毒途径的研究
- 1989年
- 本文应用病毒分离法观察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人体体液中的分布情况。患者血浆中病毒分离率在病程早期较高,可持续一周左右,随病程延长而逐渐消失;首次从患者脑脊液中检出EHF病毒抗原并分离到病毒。
- 姚志强杨为松张文彬白雪帆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 应用噬菌体肽库技术对汉滩病毒核衣壳蛋白N端主要线性抗原位点的识别及其基因定位被引量:3
- 1998年
- 白雪帆黄长形汪毅潘蕾杨为松
- 关键词:噬菌体肽库抗原流行性出血热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RT -PCR用于HFRS临床标本中病毒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陕西西安地区近年主要流行汉坦病毒 (HV)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两套分别互补于HVM基因片段和S基因片段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HFRS患者临床血清标本中HV基因的RT -nestedPCR方法 ,并对扩增的部分HV靶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和比较。结果 119份HFRS病人血清 (经临床和IFA确诊 )经用S基因片段引物的RT -nestedPCR检测 ,阳性率分别为 :6 0 .5 % (<1w) ,34.1% (1~ 2w) ,4% (2~ 3w) ,0 % (>3w) ,31份HFRS急性期病人血清用M基因片段引物的RT -nestedPCR检测 ,仅 12份阳性 ,阳性率 40 %。结论 表明S基因片段引物的扩增效果优于M基因片段引物。 6份S基因片段引物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显示 ,陕西西安地区HFRS感染的主要毒株为汉滩型 ,将PCR扩增的 6个靶基因序列与 76 - 118株S基因片段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 ,同源性为 87.2 %~ 96 .0 %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 76 - 118株核衣壳蛋白相应的氨基酸序列比较 ,同源性为 89.0 %~ 96 .0 %。
- 潘蕾白雪帆黄长形李光玉杨为松傅恩清
- 关键词: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聚合酶链式反应
- 肾综合征出血热2263例被引量:29
- 2003年
- 刘泽富白雪帆何文革杨为松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死因
- 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在HFRSV中和抗体测定中的比较被引量:1
- 1993年
- 为了满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清流行病学、病毒分型和疫苗研究的需要,国内外已相继建立了多种 HFRS 病毒(HFRSV)中和抗体的测定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是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微量细胞中和试验。从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考虑,PRNT无疑具有更多的优点,但是鉴于目前国内的实验条件,HFRSV 的 PRNT 尚不能普遍开展。
- 白雪帆杨为松张文彬陈龙邦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抗体
- 应用噬菌体随机9肽库淘筛汉滩病毒核衣壳蛋白B细胞表位
- 2001年
- 李光玉白雪帆潘蕾杨为松
- 关键词:噬菌体肽库表位
- 应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淘筛mAb 5H5识别的抗原表位被引量:5
- 2001年
- 本文利用噬菌体随机 9肽库探索汉滩病毒 (HTNV)核衣壳蛋白 (NP)B细胞抗原表位。以抗HTNVNP单克隆抗体 (mAb) 5H5作为筛选分子 ,生物淘洗噬菌体递呈的随机 9肽库。阳性克隆经夹心ELISA、竞争ELISA鉴定后 ,随机挑取 10个克隆 ,DNA测序 ,与HTNV 76~ 118株S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到的噬菌体能特异地与5H5结合 ,这种结合可被天然抗原所抑制。 10个克隆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均为VRDAEEQYE ,与 76~ 118株NP氨基端的aa2 5~ 33一致。证实了该线性表位是mAb 5H5识别的表位 。
- 李光玉白雪帆潘蕾杨为松
- 关键词:汉滩病毒单克隆抗体表位抗原结构
- 汉坦病毒逆转录与PCR单管法研究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汉坦病毒特异、敏感、快速的基因检测方法,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意义较大.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许多不完善之处,诸如容易污染、操作流程繁琐等.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积极从各个环节进行方法的优化和改进.我们尝试着将逆转录与半套式PCR第一次扩增在单管中进行,并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现报告如下:
- 张斌白雪帆杨为松孙永涛李光玉周永兴
- 关键词:汉坦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流行性出血热
- 流行性出血热血小板损伤原因的初步探讨
- 白雪帆杨为松张文彬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血小板减少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