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天爽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908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沉积物
  • 1篇底栖有孔虫
  • 1篇有孔虫
  • 1篇中底
  • 1篇西太平洋
  • 1篇古菌
  • 1篇古菌多样性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沉积环境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作者

  • 2篇景天爽
  • 2篇李铁刚
  • 2篇杨再宝
  • 1篇刘健
  • 1篇萨仁高娃
  • 1篇于心科
  • 1篇王海霞
  • 1篇赵全民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分布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2
2011年
对取自辽东湾的433个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群落进行了定量分析,该区底栖有孔虫以广温广盐和低温种为主。运用Q型因子分析,得到4个有孔虫组合:组合Ⅰ为Elphidium magellanicum-Nonion akitaense-Buccella frigida;组合Ⅱ为Ammonia beccarii var.-Quinqueloculina akneriana;组合Ⅲ为Cribrononion vitreum-Buccella frigida-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Ⅳ为Ammoina annectens-Buccella frigida,揭示了有孔虫群落组合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该区底栖有孔虫的分布主要受到温度、盐度、底质类型及沿岸流的共同影响。
王海霞赵全民李铁刚刘健景天爽杨再宝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沉积环境
黑潮源区沉积物古菌多样性调查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黑潮源区不同深度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应用16SrDNA文库技术,对IMAGES XIV航次采集的岩芯MD06-3047进行基因文库的构建和分析,得到260个克隆,经分析处理后得到5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基于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绘制系统进化树,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西太平洋黑潮源区的本哈姆高原(Benham Rise)沉积物中有丰富多样的古菌群落,在1m内的沉积物中分布着9种古菌类群。古菌序列归属于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并以泉古菌为主(占总序列的91.5%)。其中,泉古菌包含MGI、MBG-B、MCG和UCII-b4个类群,并且主要由MGI构成(占总序列的40.8%),而广古菌包含MBG-D、SAGMEG、DHVEG、MBG-E和VALIII5个类群,各类群所占总序列比例均较低(占总序列的0.4%~5.4%之间)。研究结果对于理解西太平洋黑潮源区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研究古菌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景天爽于心科李铁刚萨仁高娃杨再宝
关键词:沉积物古菌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