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琦
- 作品数:22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肝硬化顽固性腹水46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戴琦章友安
-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汤腹水超滤浓缩
- 肝胆病症临床杂谈
- 2004年
- 陈崑山戴琦
- 关键词:肝胆病
- 陈崑山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思路及临证经验被引量:6
- 2013年
- 陈崑山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年近八旬,行医50载,是我国首届中医本科生,江西省首批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0年来对内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慢性乙肝、重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显著,获得江西省中西医同道的广泛认可。笔者跟随老师近20年,现将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证经验报道如下。
- 戴琦陈崑山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临证经验
- 炎症性肠病的中医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为主症,甚或脓血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的疾病。其症状复杂,临床易被漏诊、误诊,究其发病机制,西医尚无充分明确认识,西医治疗疗效有限,中医辨证分型、四诊合参或可为临床患者带来一线福音。
- 付江玉戴琦
- 关键词:CROHN病中医治疗
-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对T细胞亚群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配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对T细胞亚群和免疫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剂(半边莲、黄芪、丹参、灵芝、北沙参、首乌、当归、白术、旋覆花、虎杖等)配合西药拉米夫定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YMDD变异株阳性、B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瘦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0.05)。治疗组HBeAg、HBV-DNA定量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YMDD变异株阳性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B淋巴细胞数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能明显使患者血中CD3、CD4、CD4/CD8增加,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抑制或间接排除HBV,明显降低血清中HBeAg和HBV-DNA含量,YMDD的突变率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HBeAg和HBV-DNA阴转,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 戴琦郭小秋陈昆山
- 胃溃疡胃镜下表现、幽门螺旋杆菌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 2019年
- 中医证型与溃疡表面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胃粘膜糜烂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及胃黏膜糜烂中,脾胃湿热型、肝胃郁热型较其他四型多见。溃疡苔色与中医证型无相关性。H.pylori阳性的胃溃疡患者多属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瘀血阻络,H.pylori阴性的胃溃疡患者多属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脾胃虚寒。
- 杜婷杜艺婷戴琦
-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胃镜表现中医证型
- 胃食管反流病从肝风—心火论治被引量:3
- 2017年
-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且其证候多端,病机相对复杂,往往难以一言概之。中医对本病的临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戴琦副教授在临床治疗本病的过程中,注重脏腑特性及其病理变化,并结合相关经典理论及文献,另辟蹊径,提出新颖的"肝风-心火"的辨证施治思想,并自拟平冲降逆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取得显著疗效。
- 杜婷杜艺婷李璐戴琦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肝风心火治法
- 黄芪建中汤在消化系统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7
- 2017年
- 黄芪建中汤为东汉医家张仲景所创制,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治》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此方建中气、补脾胃、平调阴阳,可治疗各种因虚所致的证候。本方临床应用广泛,凡虚劳者、内伤诸证者皆可使用。本文就近年来黄芪建中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陈建钿李俊赵娜戴琦
-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
- 叶天士气味配伍治疗胃脘痛浅析
- 2017年
-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清代名医叶天士对治疗该病症颇有见解,擅以药物气味分治不同证型。通过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分析从气味配伍角度归纳其治胃痛四法,以供临床参考。
- 赵娜李俊陈建钿戴琦
- 关键词:叶天士胃脘痛气味配伍
- 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7年
-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是指发生于胃的慢性消化性溃疡,好发于胃窦,尤以胃窦小弯及胃角多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餐后定时的中上腹疼痛,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隐痛或钝痛,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易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胃溃疡的发病率会显著上升。
- 陈建钿李俊赵娜戴琦
- 关键词:胃溃疡脾胃虚寒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