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
- 作品数:50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En bloc 切除术治疗枢椎骨化性纤维瘤:个案报道
- 目的:报道一例枢椎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诊疗过程。方法:患者,男,17岁,颈部持续疼痛3月余,CT诊断为C2椎体肿瘤,行枢椎肿瘤切除植骨融合重建术治疗,病理诊断为骨化性纤维瘤。结果:随访时间为4年,术后未出现感染、肿瘤复发等...
- 张靖覃澍桑尚何能斌董扬
- 关键词:骨化性纤维瘤枢椎肿瘤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脾虚证的研究概况
- 胃癌脾虚证是胃癌的常见证型,其在机体免疫及肿瘤基因表型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细胞分子学特征.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胃癌脾虚证的本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脾虚证的机理,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多途径发挥治疗...
- 王歌朱金水张靖
- 关键词:胃癌脾虚证中西医结合
- 文献传递
- microRNA与胃癌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胃癌是全球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较差。在多数胃癌患者中,一些信号通路中的癌基因处于过度激活状态,而抑癌基因则处于失活状态。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短链非编码RNA,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具有促癌或抑癌作用。miRNA通过调控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调控、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该文就miRNA调控胃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刘辉张靖朱金水
- 关键词:胃癌微RNA信号通路
- Hippo-YAP细胞信号通路调控胃癌转移分子机制及其靶向干预
- 朱金水张靖王歌
-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恶性肿瘤,位居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二位,其中胃癌转移及复发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及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胃癌伴有癌性腹水患者,成为胃癌临床治疗棘手的难题。Hippo-YAP信号通路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具...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肿瘤转移
- 骨水泥及松质钉重建自体髂骨移植后缺损区域的回顾性研究
- 目的 髂骨是最常见的自体骨移植供体部位,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多且发病率高。前期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重建髂骨取骨区域的缺损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既往运用骨水泥及松质钉重建髂骨移植后缺损的临床情况。
- 张靖张智长董扬
- 关键词:髂骨移植髂骨重建
- Yes相关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检测Yes相关蛋白(YAP)在人胃腺癌、胃腺瘤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YA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YAP在78例人胃腺癌、39例人胃腺瘤及46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的表达。利用建立慢病毒小发夹RNA(shRNA)靶向YAP基因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Western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比色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YAP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结果YAP在69.23%的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胃黏膜(0.33±0.15)和胃腺瘤(0.42±0.20)比较,YAPmRNA在胃腺癌(1.74±0.46)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体外实验显示,YAP下调减少PCNA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转移能力。结论YAP在人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YAP下调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 张靖许志朋朱金水周洲陈维雄陈尼维
- 关键词:胃癌小发夹RNA增殖
- CCL20及其受体CCR6与消化系肿瘤被引量:5
- 2018年
- 趋化因子是一种小的结构相关的趋化性细胞因子,不仅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趋化因子CCL20是趋化因子CC家族中的一员,趋化因子受体CCR6是目前发现的CCL20唯一受体。近年,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与消化系肿瘤密切相关。然而,人们对CCL20及其受体CCR6在消化系肿瘤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认识。本文就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在消化系肿瘤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为CCL20及其受体CCR6成为消化系肿瘤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 陈伟张靖朱金水
- 关键词:CCL20CCR6肝细胞肝癌胰腺癌
- 川楝素通过靶向circ0032627/miR-502-5p轴调控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 目的:肿瘤侵袭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其侵袭转移的调控机制及治疗策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川楝树根皮提取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TSN)具有抗胃肠道肿瘤增殖作用。但...
- 张靖侯利丹朱金水
- 关键词:胃癌侵袭转移胃癌细胞川楝素分子机制MIR
- 文献传递
- 丙酮酸乙酯通过下调蛋白激酶B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效果及机制。方法噻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测定EP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同浓度EP加入到胃癌细胞后,实时定量PCR检测蛋白激酶B(Ak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评价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通过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验证以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P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IC50为36.73 mmol/L。EP抑制Akt mRNA的表达及下调Akt、p-Akt、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显示EP可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Transwell显示,与对照组(93.33±4.16)相比,EP10 mmol/L组(75.34±4.73)、EP20 mmol/L组(61.34±3.06)及EP40 mmol/L组(39.00±3.00)的侵袭转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均<0.001)。免疫组组织化学进一步证实了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结论 EP通过下调Akt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对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张靖朱金水周洲陈维雄陈尼维
- 关键词:丙酮酸乙酯蛋白激酶B胃癌
- 蒲公英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目的:观察蒲公英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蒲公英提取物1.8g/kg和0.9g/k...
- 陈伟张靖范慧宁梁瑞陈晓宇朱金水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葡聚糖硫酸钠炎症因子肠道菌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