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峰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钢筋
  • 2篇课程
  • 2篇建筑
  • 2篇教学
  • 1篇氧化铝
  • 1篇氧化铝复合
  • 1篇氧化铝复合材...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院校
  • 1篇再利用
  • 1篇折弯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法制...
  • 1篇施工技术
  • 1篇湿喷
  • 1篇湿喷混凝土
  • 1篇石墨

机构

  • 6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江南石墨烯研...

作者

  • 6篇张慧峰
  • 4篇蒋明慧
  • 1篇毕立俊
  • 1篇刘红露
  • 1篇李斌
  • 1篇罗敏
  • 1篇张峻峰
  • 1篇张恒
  • 1篇汪涛
  • 1篇赵菲菲
  • 1篇程晓红

传媒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装备制造与教...
  • 1篇读与写(上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台、抵压箱、直线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支撑台上部开设有呈矩形结构的凹槽;抵压箱对应于凹槽设于支撑台上方,且抵压箱的外部轮廓与凹槽相适配,...
张慧峰史立强蒋明慧张峻峰
文献传递
岩爆区与富水洞段隧道湿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为使喷射混凝土在强度、回弹、一次喷射厚度等方面达到理想的效果,解决锦屏山隧道支护技术难题,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岩爆区与富水洞段湿喷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新型纳米级材料和硅灰,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可达30~50 cm,2 min内终凝,与岩石的黏结力是普通混凝土的7~8倍以上;2 h内强度可达到1 MPa(普通喷混凝土10 h左右才能达到此强度),28 d强度可达到40 MPa,后期强度(90 d)也比普通喷混凝土增加快,达到44.7 MPa;减水率达到30%、泌水率比不超过17%,流动性提高,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并且坍落度损失率低于12%,回弹率小于10%。该配合比在岩爆区能有效地抑制岩爆的发生,且在富水区能及时终凝达到封堵水的作用。研究成果对深埋特长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张慧峰蒋明慧张恒陈亮
关键词:隧道工程湿喷混凝土配合比富水地层
高职院校《建筑设备》课程应用BIM技术教学探讨
2018年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BIM技术在建筑设备基础知识模块、识图模块和施工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BIM 技术为建筑设备教学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毕立俊刘红露赵菲菲张慧峰李春寒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备教学探讨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材料被引量:2
2017年
将不同配比的异丙醇铝(Al IP)和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材料。通过SEM和TEM分析,氧化石墨烯被纳米颗粒包裹。XRD分析显示纳米颗粒的成分是Al2O3,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 nm。复合材料的生长机理是:首先GO和Al IP分子结合,Al IP水解后在GO表面生成Al OOH的小颗粒,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颗粒逐渐长大,通过高温处理,Al OOH转变为Al2O3。
汪涛蒋明慧张慧峰肖巍伟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氧化铝溶胶凝胶法
一种钢筋矫正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筋矫正装置,涉及钢筋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矫正框,所述矫正框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和带漏网的第一固定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矫正钢筋的矫正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矫正机构同轴的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用于...
程晓红聂根良蒋明慧张慧峰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准确计量钢筋工程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及高质量完成未来工作十分重要。文章从16G系列图集三维图集的使用,18g901系列配合使用,广联达等造价软件对比分析工程量,钢筋模型制作对平法识图的作用等几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当下信息化时代下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平法识图和计算钢筋工程量的综合能力。
罗敏李斌张慧峰
关键词: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