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强
- 作品数:42 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稀土磁疗对开胸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及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稀土磁治疗床对食管癌、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力及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选食管癌患者37例,肺癌23例,采集手术前及稀土磁治疗床治疗后患者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NK细胞的比例变化,检查手术切口疼痛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给予稀土磁治疗床治疗后与手术前相比较CD3+、CD4+、NK、CD4+/CD8+细胞有显著提高(P<0.05),也高于对照组术后的T细胞亚群水平(P<0.05)。结论:稀土磁治疗床可提高食管癌、肺癌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力,减轻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张卫强刘吉福赵京刘克强裴迎新
- 关键词:免疫T细胞亚群疼痛
- CBL结合PBL及LBL教学方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CBL结合PBL及LBL的教学方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临床实习学生共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CBL+PBL+L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在学习结束时,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成绩考核;同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进行两种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考试部分成绩水平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实验组学生在病例分析、基本技能及总成绩等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BL+CBL+LBL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建立独立思维模式等方面显著高于LBL组。结论:CBL+PBL+LBL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张卫强赵京韩聚强谭健梁海龙
- 关键词:胸外科临床教学方法
- 高温射频消融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温射频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用可扩展锚状电极配合RF - 2 0 0 0射频治疗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30例。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 - 2R的变化 ;采用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 (RBC -C3bRR、RBC -ICR)。同时选择 2 5例体检正常献血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细胞、NK细胞、RBC -C3bRR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而CD8+ 细胞、RBC -ICR的百分率及SIL - 2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治疗后CD3+ 、CD4+ 细胞、NK细胞、RBC -C3bRR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而CD+ 8细胞、RBC -ICR的百分率及SIL - 2R水平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张卫强索晓惠林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肺肿瘤肺癌
- 多电极高温射频灭活对兔正常肺组织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多电极高温射频术对正常肺组织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方式。方法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将电极定位于新西兰白兔右肺进行射频消融术 ,并通过CT扫描及光镜、电镜检查观察其生物学效应。结果 射频灭活后即刻 ,镜下可见毁损灶发生凝固性坏死 ,直径为 (1.8± 0 .2 )cm ;第 7天 ,坏死灶开始出现纤维组织增生 ;1个月时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增生 ,肺泡开始重建 ;2~ 3个月恢复正常的组织结构。电极位于肺门部位治疗时 ,治疗时间、阻抗与电极位于外周部位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1)。结论 多电极高温射频能安全地作用于肺组织 ,并引起一定范围的凝固性坏死。
- 张卫强程庆书马连君王云杰刘锟杜铭祥齐海妮
- 关键词:生物学效应肺肿瘤射频消融术
- 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
- 本文对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进行了研究。文章对收治的845例SCLC,根据分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72例局限期病变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术前术后化、放疗的综合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王云杰张凡张涛王英禹徐烘张卫强马群风赵正原谷仲平韩勇黄立军姜涛周勇安朱以芳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肿瘤治疗外科疗法
- 文献传递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电泳条带的吸光度A值。结果7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MMP-1表达阳性的例数分别为33例(47.1%)和7例(23.3%),差别具有显著意义。Ⅲ期肺癌的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癌的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MMP-1在肺腺癌和鳞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M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多,与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 张卫强王云杰林华周勇安程庆书
- 关键词:MMP-1WESTERNBLOTTING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因-1607(1G→2G)多态与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了150例肺癌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者MMP11G→2G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肺癌组2G/2G基因型频率要高于对照组(χ2=5.896,P<0.05),2G/2G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1G/2G和1G/1G基因型的1.77倍(OR=1.77;95%CI:1.12~2.91)。吸烟者中2G/2G基因型发生肺癌的风险是1G/2G和1G/1G基因型的3.20倍(OR=3.20;95%CI:1.50~6.82)。结论我国西北汉族人群MMP1基因-1607(1G→2G)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有关,2G/2G基因型可以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 张卫强林华周勇安王云杰程庆书
- 关键词:肺癌易感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 “便携式数字化心理健康筛查测评仪”对汶川抗震救灾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评估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对汶川抗震救灾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评估。方法采用"便携式数字化心理健康筛查测评仪"对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某部58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评和调查。结果抗震救灾一线官兵的健康综合指数平均分为2.38,接近于警戒水平。其中生活习惯、睡眠、疼痛感等方面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20~30岁战士综合健康指数明显增高,健康水平差,心理负担较重,尤其表现在抑郁、压力和疲劳方面,而26~30岁的战士在情绪、压力、适应能力方面表现最差。随着年龄的增加,该部队军人的健康水平逐渐变差。结论便携式数字化心理健康筛查测评仪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官兵的心理情况。抗震救灾一线官兵的健康综合状况接近于警戒水平。
- 张卫强孙天胜赵京杜玉国王晓筠
-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态地震
- 两种术式矫治成人漏斗胸效果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比较Nuss术式与Ravitch术式矫治成人漏斗胸的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漏斗胸65例,随机分为Nuss术式组(观察组)36例和Ravitch术式组(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矫治满意35例(97.2%),对照组24例(8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7例(19.4%),对照组为3例(10.4%);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uss术式创伤小、效果较满意,更适用于成人漏斗胸的治疗,但手术费用较高。
- 刘克强刘吉福赵京张卫强裴迎新谭健
- 关键词:漏斗胸
-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确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NSCLC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ATS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取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1周内的心、肺功能评定情况。结果 (1)VATS组共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其中4.7%(2/43)的患者发生心脏并发症,14.0%(6/43)的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2例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9.5%,其中24.3%(9/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心脏,35.1%(11/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肺部。VAT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TS组患者心脏和肺部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前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TS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高于对照组(P<0.05),VATS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采取VATS进行开胸手术可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张卫强左建新谭健梁海龙赵京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