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跃宗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过渡带
  • 3篇川南
  • 3篇川中
  • 2篇嘉二段
  • 2篇沉积相
  • 2篇储层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陡坡
  • 1篇断陷
  • 1篇断陷湖盆
  • 1篇盐岩
  • 1篇岩性
  • 1篇岩性特征
  • 1篇展布
  • 1篇展布特征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机构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长庆石油勘探...

作者

  • 6篇周跃宗
  • 3篇赵永刚
  • 2篇雷卞军
  • 2篇周慧成
  • 1篇苏东坡
  • 1篇郭贵安
  • 1篇朱轶
  • 1篇王宏
  • 1篇彭军
  • 1篇杨金利
  • 1篇赵冉
  • 1篇陈景山
  • 1篇张红莉
  • 1篇赵永鹏
  • 1篇杨小华
  • 1篇高春海
  • 1篇罗慎超
  • 1篇赵英
  • 1篇王霞
  • 1篇杨文明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断陷湖盆陡坡边缘沉积体系研究——以保山气田羊邑组二段—三段为例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沉积岩(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岩石类型、岩石结构、粘土矿物、岩相组合)的分析研究,结合沉积相在测井和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确认了保山气田羊邑组二段—三段的微相类型。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等微相,以及浅湖亚相中的浅湖泥和浅湖漫流席状砂。并详细剖析了各骨架微相的沉积特征,指出了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为保山气田储层评价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汪彦彭军赵冉张连进周跃宗
关键词:沉积微相岩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
分析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
2006年
提出一种分析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通过样品光薄片的光学显微镜(OM)数字图像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数字图像二值化识别孔隙;构造孔隙度、孔隙贡献率和孔隙形状参数的计算公式用于数字图像分析,得到孔隙大小分布和孔隙形状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碳酸盐岩孔隙参数对其渗透率的控制作用。与传统的孔隙系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紧密结合,具有定量、快速的明显优势。
赵永刚陈景山赵明华赵永鹏周跃宗
关键词:图像采集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储层发育被引量:15
2006年
研究区嘉二段发育白云岩、膏岩、石灰岩夹少量泥岩,属于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相。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鲕粒灰岩和砂屑灰岩具有储集意义。嘉二段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潮上蒸发成岩环境、大气水混合成岩环境、浅-中深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早期大气淡水淋滤、近地表(蒸发泵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埋藏期与有机质演化有关的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使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改善; 压实、压溶、两期石膏胶结作用及粒状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针对嘉二段的颗粒碳酸盐岩和非颗粒碳酸盐岩,确立了6种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
周跃宗雷卞军赵永刚周晓东周慧成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环境孔隙演化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本文以现代沉积学、旋回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等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为指导,从地层划分对比入手,在野外剖面观察、岩芯精细描述、大量的岩石薄片观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7口关键井的单井岩石学和沉积相分析,阐述了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
周跃宗
关键词:嘉二段沉积相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清蜡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蜡装置,该装置包括多间隔环形围设的多个刮蜡刀体和两个连接件组成的刮蜡部件、驱动装置、配重以及下入端部。以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为中心轴,将配重、刮蜡部件依次套设在驱动轴上,将下入端部设置在刮蜡部件的...
朱轶尹怀润苏东坡干华文高春海罗慎超王宏杨文明杨小华晏楠赵英崔航波陈毅王霞周跃宗张红莉张重愿
文献传递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陵江组二段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被引量:26
2006年
川中—川南过渡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划分为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开阔台地相3个相,8个亚相(开阔潮下、台内滩、台内雏滩、局限潟湖、台内洼地、局限潮坪、蒸发潟湖、蒸发潮坪)和18个微相。区域上嘉陵江组二段纵、横向沉积相对比结果表明:嘉陵江组二段沉积相横向上较均一、相变化较小;沉积相垂向上变化在较大范围内具有同步性。嘉二段共分5个作图单元,采取单因素法和优势相法相结合,并融合了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较精确地展示了嘉陵江组二段不同层段的沉积相展布和演化。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碳酸盐台地内隆坳相间古微地貌共同控制着沉积相带展布和演化。嘉陵江组二段以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为主,储集体有利发育相带是台内雏滩亚相和局限潮坪亚相,台内雏滩发育于潮坪与潟湖的过渡区附近相对高能带,局限潮坪则分布广泛。
雷卞军周跃宗杨金利郭贵安赵永刚周慧成
关键词:沉积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