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利民

周利民

作品数:2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基因
  • 6篇原虫
  • 6篇疟原虫
  • 6篇伯氏疟原虫
  • 5篇耐药
  • 4篇哌喹
  • 4篇假丝酵母菌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康唑
  • 3篇核苷酸
  • 3篇氟康唑
  • 3篇氟康唑耐药
  • 2篇幼虫
  • 2篇烧杯
  • 2篇水样粪便

机构

  • 2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食品药...

作者

  • 21篇周利民
  • 14篇易国辉
  • 13篇郭虹
  • 9篇黄宪希
  • 9篇吴金燕
  • 8篇薛伟玲
  • 3篇何小稳
  • 3篇范志刚
  • 2篇张蕾蕾
  • 2篇王华民
  • 2篇潘在用
  • 2篇陈基成
  • 2篇王雪娇
  • 1篇吴至成
  • 1篇周小柳
  • 1篇薛丽
  • 1篇马寅正
  • 1篇沈笑
  • 1篇李文
  • 1篇符秋蓉

传媒

  • 5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文体用品与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种驱蚊止痒产品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分析5种驱蚊止痒产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并分析比较其中成分及使用。方法采用RTX-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EI离子源,对5种驱蚊止痒产品:清爽花露水、驱蚊花露水、风油精1、风油精2、百草油进行GC-MS分析,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清爽花露水和驱蚊花露水中分别鉴定出10、29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成分均为乙醇,驱蚊花露水中避蚊胺含量达38.022%,其余多为定香剂、香料等;2种风油精中分别鉴定出31、3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含量较高,其他挥发性成分含量较低;百草油中挥发性成分多(62种)且含量较均匀,有α-蒎烯、柠檬烯、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等。结论该方法不需要任何溶剂、任何预处理,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驱蚊止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指导人们合理使用。
何小稳易国辉周利民吴金燕郭虹
关键词:GC-MS挥发性薄荷脑水杨酸甲酯
一种从水样粪便中收集粪类圆线虫幼虫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水样粪便中收集粪类圆线虫幼虫的方法,步骤为:将收集的大便离心收集沉淀;采用生理盐水或双蒸水混匀沉淀,离心到混合液澄清为止,再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滴加在与烧杯直径等宽的滤纸中部,将滤纸一端固定在烧杯口上方...
范志刚符怀艺李斯周利民
极量肝切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追踪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极量肝切除肝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为护理对策的提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月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极量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50例,对其术后生存质量进行电话随访,追踪其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食欲、精神、睡眠、疼痛、疲乏、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生存时间等要素,利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评分并与术前进行比对。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前SF-36评分为(72.43±12.17)分,出院当日及出院对应日1~6个月7个时间点的评分分别为(75.68±8.44)、(76.56±7.12)、(78.75±7.88)、(80.81±9.67)、(82.81±5.46)、(82.00±11.58)、(77.62±9.68)分,均与手术前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对15例未知病情的肝癌患者和已知病情的35例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对应5个月外,其他7个时间点的评分均存在组间差异。结论极量肝切除患者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进行医院内及其家庭护理的过程中,精神支持成为患者生存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王丹心李文符秋蓉李领周利民
关键词:护理对策
7种假丝酵母菌耐药相关基因GeX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7种假丝酵母菌耐药相关基因RNA表达水平的方法。方法:设计7种(MDR1、FlU1、CDR1、CDR2、ADH1、ERG3、ERG11)已知与白假丝酵母耐药相关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及假丝酵母ITS基因参照引物,优化多重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用热带假丝酵母标准株来验证多重反应体系的特异性,通过比较标准株和临床敏感株,剂量依赖株及耐药株各基因表达峰图,分析不同菌株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经过优化反应条件,可同时扩增出假丝酵母耐药相关的7种基因特异片段,耐药株和剂量依赖株的ERG11、CDR2、CDR1、MDR1和ERG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敏感株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建立了多重基因表达检测体系,GeXP多重基因表达检测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快速等优点。
吴金燕易国辉周利民黄宪希薛丽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假丝酵母菌耐药基因
疟原虫纯化新方法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拟应用去白细胞输血器,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纯化疟原虫的新方法,以去除宿主白细胞DNA干扰。方法:建立Pb ANKA株鼠疟模型;39只小鼠分为A组(新鲜虫血组,n=18)、B组(冻存虫血组,-80℃保存,n=16)及C组(正常对照组,n=5);应用去白细胞输血器对血样进行过滤纯化,观察比较过滤速度及血样处理(新鲜、冻存)对去除白细胞效果的影响;血细胞计数板和血涂片吉姆萨染色法计数各样本过滤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原虫率并观察疟原虫形态和疟原虫密度。滤过后的血液提取DNA,PCR验证白细胞滤过效果。结果:经血细胞计数板计数,3组白细胞平均去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红细胞的回收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则仅见原虫。白细胞过滤后疟原虫形态及密度无明显改变。PCR鉴定PbGAPDH结果 A、B组均为阳性,而小鼠GAPDH均为阴性。结论:建立了白细胞输血器一步法纯化疟原虫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廉价,是进行疟原虫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
黄宪希易国辉周利民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纯化
ACTN3基因多态性对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1)目的:研究辅肌动蛋白(ACTN3)基因多态性对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2)方法:选择海南省某高校在校生203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立定跳远成绩分为不及格组、及格组、优良组,利用snapshot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ACTN3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84358、rs490998、rs1815739及rs13897进行基因分型,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rs484358、rs490998、rs1815739均检测出3种基因型,rs13897检测出2种基因型。rs484358位点的三种基因型AA、AG、GG发生频率在优良组为32%、64%、0.4%,在及格组为44.4%、48.9%、6.8%,在不及格组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6.7%、51.1%、2.22%,三个基因型在三组中的分布频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不及格组与其他两组之和相比较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rs13897的两种基因型CC、CT的发生频率在优良组为79.2%、20.8%,在及格组为78.2%、21.8%,不及格组为80%、20%,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490998、rs1815739的三种基因型的组间分布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次研究未发现ACTN3四个SNP位点多态性与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有关联。
陈基成王雪娇周利民
关键词:辅肌动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立定跳远
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小鼠病理学特征与抗性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伯氏疟原虫(Pb)ANKA株哌喹抗性系(PQR)感染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比较与哌喹敏感系(PQS)的差异,探讨其抗性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PQS)、B(PQR)及C(正常对照,NC)三组,取肝、脾、脑及肾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4μm切片,苏木精一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及吉姆萨(Giemsa)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PQS组比较,PQR组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 RBC)及疟色素(HZ)在各器官组织中出现晚,增殖缓慢,数量明显偏少,在17d增至峰值时仍明显少于PQS组6d时,22d时开始下降。各组织的炎性病变随感染天数的延长而变化:早期较轻,呈渐进性发展,17d时达到高峰,22d时炎症减轻,组织损伤呈恢复趋势,其两组肝、脾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在6d时未见明显不同。脑组织的炎性反应、疟原虫浸润及组织损伤程度均显著轻于PQS组。结论 PQR系的毒力下降、致病力降低表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肝、脾、脑和肾组织中p RBC及HZ浸润量明显偏低,炎性反应、原虫数量的变化呈逐渐增加、降低、趋向恢复的动态过程,未见明显的脑型疟的组织学变化。
黄宪希周利民沈笑易国辉薛伟玲郭虹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组织病理学
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的建立及其抗性表型特征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建立伯氏疟原虫(P.b.)抗哌喹(PQR)系鼠疟模型;比较其抗性表型基本特征。方法:采用鼠-鼠间血传、药物剂量递增法对P.b.ANKA哌喹敏感株(PQS)进行抗性培育,通过测定PQS ED50和PQR ED50计算抗性指数及抗性稳定性;显微镜观察虫体形态变化、计数原虫率,记录分析小鼠接种后存活时间及肝、脾及体重变化等特征。结果:磷酸哌喹(PQ)起始剂量7 mg/kg,传14代,历时8个月,PQ浓度达35 mg/kg时,抗性指数大于敏感株>186倍;P.b.PQR光镜下形态变化显著,原虫率上升缓慢、致病力下降,感染鼠存活时间延长、贫血程度较轻,肝脾肿大显著等。去除药物压力传代6次后,RI仍>100,抗性表型无明显改变。结论:建立了P.b.ANKA株PQR系,该系抗性相对稳定,抗性表型特征明显。该模型的建立,为深入研究PQ抗性分子机制及抗性相关免疫调节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郭虹周利民潘在用黄宪希薛伟玲吴金燕易国辉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哌喹
ACTN3基因多态性对大学生短跑爆发力的影响探究
2021年
目的:探讨ACTN3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的多态性对大学生短跑爆发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高校在校生203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50m短跑成绩分为4组,利用SNaPshot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在3个成绩分组中的分布频率未见差异(P>0.05)。结论:ACTN3基因4个SNP位点多态性与此次研究的大学生短跑成绩无显著关联。
王雪娇周利民陈基成
关键词:短跑爆发力单核苷酸多态性
热带假丝酵母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其氟康唑耐药机制研究
吴金燕易国辉隋金蕾周利民林开文
热带假丝酵母菌(Ct)是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致死率高,具有快速发展对唑类耐药的能力。该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持续对海南Ct的流行性,遗传多样性,氟康唑耐药情况以及靶位酶突变和相关耐药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研...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表达热带假丝酵母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