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翔

作品数:30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地震
  • 10篇震前
  • 9篇前兆
  • 9篇强震
  • 8篇地震活动
  • 5篇地震前
  • 4篇地震预报
  • 4篇前兆异常
  • 4篇强震前
  • 4篇流体
  • 3篇地震前兆
  • 3篇地震预测
  • 2篇地下流体
  • 2篇地震活动异常
  • 2篇地震序列
  • 2篇地震学
  • 2篇动态特征
  • 2篇短临
  • 2篇首发
  • 2篇水管

机构

  • 29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保山市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作者

  • 30篇刘翔
  • 14篇付虹
  • 7篇苏有锦
  • 5篇邬成栋
  • 3篇钱晓东
  • 3篇张立
  • 3篇吴国华
  • 3篇王世芹
  • 3篇赵小艳
  • 2篇龙晓帆
  • 2篇李宗兴
  • 2篇刘丽芳
  • 2篇李忠华
  • 2篇陈立德
  • 2篇和宏伟
  • 2篇李琼
  • 2篇乌成栋
  • 2篇王绍晋
  • 2篇谢亚萍
  • 1篇徐光宇

传媒

  • 12篇地震研究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
  • 2篇高原地震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防灾技术高等...
  • 1篇地震预报论坛...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地区前兆观测资料的分类、分级与强震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两种方式对1990年以来滇西地区前兆台网观测资料的质量进行了分类、分级判别。第一种方式是根据各测项资料数据波动变化的程度,按A、B、C三类定性地划分资料的优劣程度,然后对各类资料的质量及地震预报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多种前兆异常提取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异常指标,根据各资料异常指标的映震效能,按A、B、C三个档次判定其优劣。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1)地形变和水位的观测资料质量最好,多为A类,具有较强的6级以上地震前兆信息;(2)水氡和水温观测资料质量一般,为B类,其异常信息主要对应5级地震,对6级以上地震的反应较迟钝;(3)水质、地磁、地电观测资料质量最差,为C类,但主要显示6级以上地震的异常信息。
刘翔赵盼盼和宏伟邬成栋付虹
关键词:地震预报前兆资料强震
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中缅边界7.3级地震中短临预报及前兆异常特征(3)被引量:13
1997年
研究了孟连7.3级地震前云南全省及震中距600km范围内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地倾斜、水氡、水位、水汞等13类观测项目,55个台站,151个台项测值的中、短、临异常情况。结果表明,震前中、短、临异常台项百分比为38%,并主要集中在200—400km范围。中期异常特征为异常时间长、幅度大。短临异常特征为中期异常趋势结束或测值反向,部分项目出现“巨变”异常及震中附近异常出现晚而外围出现早,随着地震临近其异常月台项数增多。
付虹陈立德罗平杨杰英张立刘翔李永强刘仲全沈斌王世芹
关键词:地震观测地震前兆
影响保山氢气测值变化的主要因素
地震学家与工作者一直认为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密切关联.断裂带裂隙发育广泛,是流体运移和聚集的有利通道和场所.因此,在我国的许多断裂带上或附近布设了大量前兆观测台站,捕捉断层活动的信息,以此作为预测破坏性地震的重要依据.本人...
刘翔付虹李琼李宗兴
关键词:地震预测大气压
云南强震前地震活动因子A值异常动态演变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运用地震活动因子A值参数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云南强震前尤其是强震活跃期首发强震前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强震前1~2年,在未来震中周围A值出现显著高值变化,异常阀值为A≥0.6;(2)强震前3~4年,A≥0.6的高值异常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外围或边界附近,省内A值异常较少。随着强震的临近,A值异常面积逐渐增大,并且向省内、未来震中迁移,震前1年或1~2年云南地区A值异常单位面积和省内外异常单位面积的比值出现明显转折回升。
刘翔苏有锦付虹邬成栋
汶川8.0级地震与云南东部主要构造带强震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川滇区域构造及应力场背景系统研究了川滇强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并根据川滇强震所处构造的关联性深入研究了川青块体东西两边界断裂构造带、川滇菱块东边界断裂构造带强震活动的盛衰演变规律及三大断裂构造带强震互动性、相关性,以此探讨汶川8.0级地震对云南特别是云南东部主要断裂带强震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对云南东部中小地震活动的频度、b值、地震危险度D值等参数动态变化的深入研究,对该区强震孕育的可能性进一步作了定量的、科学的论证。
刘翔黄泰春朱荣欢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断裂带强震地震参数
宁蒗6.2级地震活动异常动态演变图像与序列主要特征被引量:1
2000年
:1 998年 1 1月 1 9日云南宁蒗发生了 6.2级地震 ,根据震前震源区及周围地区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图像 ,分析研究了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 ,震源区介质由稳定状态进入非稳定状态过程地震活动异常动态演变特征。同时 ,根据序列参数 h、b值的动态变化 ,给出序列异常变化特征。主要特征为 :1 .地震孕育中期阶段 ,3级以上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震源外围地区 ,震源区高度平静 ;地震孕育发展至短期阶段 ,震源外围地震活动消失 ,震源周围地震活动迅速增强 ,且随着地震的逼近 ,地震活动逐渐向震源区收缩 ;至短临阶段 ,孕震区出现显著的小震群活动。 2 .宁蒗 6.2级地震在其 5.3级前震前 ,震群发育 ,震群参数 h值小于 1 .0 ,且随着地震的逼近 ,震群参数 h值逐渐减少、b值逐渐增大。 3 .5.2级前震和6.2级主震前 ,序列参数 h值均出现明显快速减小的动态异常过程。此外 ,5.3、5.2级前震后 ,其 2级以上余震衰减迅速 ,且余震又少又小。
刘翔
关键词:地震活动异常图像地震序列区域应力场
川滇强震震前短期阶段地震活动空间异常特征被引量:1
2005年
对1973年以来川滇地区21次6级以上强震的震前地震活动进行了全时空扫描, 发现大多数强震在孕育中期至短期阶段,震源附近会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3级或4级中小地震条带.与强震孕育中期阶段相比,在强震孕育的短期阶段中小地震条带方向出现明显偏转,偏转角度为15°~150°.中小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这种动态异常,可作为强震孕育、发展至短期阶段的一项标志.
刘翔苏有锦和宏伟李宗兴
关键词:地震条带
云南省数字化高精度水温异常特征与映震效能
2005年
本文应用云南省“95计划”期间改造过的14个数字化高精度水温资料,对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映震效能。结果表明,数字化改造后观测质量有所提高,信息量更大,对应云南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能力较好。
胡奎刘翔杨春华
关键词:数字化映震效能
地下流体长趋势异常变化与强震预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以华北、川滇、青藏东北缘、新疆及邻区等重点地区的地下流体观测点为基础,选择水位、水氡、水温、汞等长期观测资料,进行了历史强震震例的地下流体长趋势资料处理、干扰排除和异常提取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分区的强地震地下流体长期预测指标并探讨其异同。
陆明勇刘耀炜范雪芳曹玲玲高小其官致君张素欣刘翔李民牛安福丁风和朱自强房宗绯赵丽葵
关键词:地下流体强震
滇东北M≥5.0地震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刘翔付虹谢亚萍李琼何德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