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君玲

作品数:26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注射
  • 5篇痉挛
  • 5篇梗死
  • 4篇肉毒
  • 4篇肉毒毒素
  • 4篇缺血
  • 4篇细胞
  • 4篇面肌
  • 4篇面肌痉挛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局部注射
  • 4篇肌痉挛
  • 4篇灌注
  • 4篇A型肉毒毒素
  • 4篇成年
  • 3篇凋亡
  • 3篇偏侧
  • 3篇偏侧面肌痉挛
  • 3篇脑梗死患者

机构

  • 26篇潍坊医学院附...
  • 8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26篇刘君玲
  • 17篇李雪梅
  • 7篇李丰玲
  • 7篇刘志辉
  • 6篇韩国胜
  • 5篇耿建红
  • 5篇吴春艳
  • 2篇田倩倩
  • 2篇刘百波
  • 1篇刘美萍
  • 1篇李洁
  • 1篇刘芳
  • 1篇王炎强
  • 1篇刘君玲
  • 1篇魏巍
  • 1篇赵晓华
  • 1篇赵晓华
  • 1篇王磊
  • 1篇王翠萍
  • 1篇赵兴军

传媒

  • 3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南开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山东省201...
  • 1篇中国转化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实验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
一种实验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捕鼠组件、提升杆组件、弧形压板组件、爪子夹紧组件、顶块组件和鼠尾夹取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左、右侧板组件和后挡板组件。捕鼠组件设于侧板组件上,后挡板组件设于左、右侧板组件之间,壳...
刘君玲井冬青薛伟赵鑫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2006年
目的探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AD组脑脊液细胞学中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VD组中脑脊液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结论观察AD与VD患者脑脊液的细胞学变化,有助于VD的诊断。
刘百波刘志辉王磊刘君玲韩国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脊液细胞学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提高对ET引发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7例ET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治疗效果,并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E...
李丰玲李雪梅韩国胜刘君玲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脑梗死
文献传递
CYLD基因对神经母细胞瘤凋亡和活性氧水平及NF-κB信号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CYLD在神经母细胞瘤高表达,但是具体研究机制尚不清楚。文章主要探讨上调CYLD基因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凋亡、活性氧水平及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3组,即空白组、pcDNA3.1组(转染空白pcDNA3.1质粒)和pcDNA3.1-CYLD组(转染pcDNA3.1-CYLD质粒)。Western blot检测CYLD、p52、cyclinD1和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水平;MTT法检测pcDNA3.1-CYLD转染24、48、72和96 h的细胞活力。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CYLD组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074±0.010)、(0.089±0.012)和(0.787±0.067);pcDNA3.1-CYLD组CYLD表达明显高于pcDNA3.1组(P<0.05)。pcDNA3.1-CYLD组细胞活力(48h、72h和96h)明显低于pcDNA3.1组(P<0.05)。pcDNA3.1-CYLD质粒转染SH-SY5Y细胞,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CYLD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41%±0.47%)、(4.23%±0.41%)和(21.36%±0.79%),pcDNA3.1-CYL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pcDNA3.1组(P<0.05)。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CYLD组的ROS荧光强度分别为(64.74±1.02)、(66.51±1.26)和(94.39±1.58),pcDNA3.1-CYLD组ROS荧光强度明显高于pcDNA3.1组(P<0.05)。结论上调CYLD基因表达可能通过提高细胞ROS水平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
孙家栋李雪梅刘君玲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凋亡ROSNF-ΚB信号通路
卒中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卒中管理模式对缺血性卒中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卒中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卒中管理模式对轻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及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6月诊治的轻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卒中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卒中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随访时的血压、空腹血糖、LDL-C水平,以及NIHSS评分、卒中复发率、生活基本自理率(改良Barthel指数>80分)及良好预后率(mRS≤2分)。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101例及试验组105例患者,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随访时,试验组收缩压(P<0.001)、舒张压(P=0.002)、空腹血糖(P<0.001)及LDL-C水平(P<0.001)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中位数,2分vs 3分,P=0.041);卒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8.6%vs 18.8%,P=0.032);生活基本自理率(87.6%vs 75.2%,P=0.022)和良好预后率(81.9%vs69.3%,P=0.035)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卒中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卒中管理模式能够改善轻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更有利于控制危险因素,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及复发率。
潘鑫郭娜娜薛伟李一才刘君玲李雪梅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预后
不同频率rTMS联合生物反馈对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血清 BDNF和S-100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难治性儿童抽动障碍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2-06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抽动障碍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1 Hz rTMS联合生物反馈治疗,60例)和低频组(0.5 Hz rTMS联合生物反馈治疗,60例)。比较2组患儿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血清BDNF和S-100β水平、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血管阻力指数(RI)、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高频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频组(P<0.05)。治疗后高频组YGTSS评分、SNAP-Ⅳ评分低于低频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低频组(P<0.05);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低频组,S-100β水平显著低于低频组(P<0.05);Vm、Vs水平高于低频组,RI水平低于低频组(P<0.05)。高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与低频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联合生物反馈对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血清BDNF、S-100β水平的改善效果优于低频rTMS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孙家栋李雪梅刘君玲
关键词:生物反馈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通过凋亡和细胞色素c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5
2022年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脑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后,脑组织损伤继续加重现象.EGb761是银杏类黄酮和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其在急性脑缺血中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及其相关凋亡通路的调控机制鲜有报道.在本次研究中,发现EGB761预处理能显著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使Bcl-2的水平增加,Bax、Caspase-3和细胞质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水平下降.这些结果表明,EGb761通过调控凋亡因子和细胞色素c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郭娜娜薛伟井冬青赵鑫李一才刘君玲
关键词:EGB761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
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9
2017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临床医学,为培养医学留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临床实践技能水平,本研究探讨了来华医学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在我校多年的留学生教育过程中,通过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时间、加强留学生汉语水平培训、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模拟医学教学的优势、留学生与研究生"结对子"双语模式、增强临床细节技能培训等方式,形成以"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素质"相结合的新的临床实践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高水平医学留学生。
刘君玲赵晓华李雪梅王炎强
关键词:留学生教学模式医学知识
血栓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CSVD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每日用药1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MSE、ADL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93%)明显高于对照组(7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5);观察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注意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及定向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能力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ADL评分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MDA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老年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临床总有效率高达75.26%,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田倩倩李洁刘君玲李雪梅
关键词:氧化应激血栓通注射液奥拉西坦注射液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F、sICAM-1水平及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ICAM-1)水平及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90例急性动脉粥...
刘君玲刘志辉赵晓华李雪梅韩国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