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龙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病
  • 1篇性病门诊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银屑病皮损
  • 1篇真菌
  • 1篇真菌病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性真菌
  • 1篇皮损
  • 1篇皮疹
  • 1篇皮疹表现
  • 1篇浅部真菌
  • 1篇浅部真菌病
  • 1篇总苷
  • 1篇孢子丝菌
  • 1篇孢子丝菌病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问卷调查分析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于龙
  • 2篇刘会彬
  • 1篇张亚亮
  • 1篇郑淑云
  • 1篇刘慧瑜
  • 1篇杨明霞
  • 1篇蔡丽敏
  • 1篇田静
  • 1篇李鹤玉
  • 1篇于智明
  • 1篇周毅成
  • 1篇张秀英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芍总苷干预银屑病皮损中Trappin-2表达情况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干预前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Trappin-2)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6例脓疱性银屑病及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组织液中Trappin-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与20例对照者比较。结果治疗前Trappin-2在脓疱性及寻常性银屑病组皮损处组织液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疱性组显著低于寻常性组(P<0.05),但2组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治疗后脓疱性银屑病组皮损处组织液中Trappin-2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芍总苷可以通过降低皮损组织中Trappin-2的表达,发挥对银屑病特别是脓疱性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田静李雪丽于龙周毅成
关键词:白芍总苷银屑病
655例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孢子丝菌病诊疗及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且资料完整的655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皮损分布、既往诊治情况等。结果:655例患者中,男253例,女402例,男女比例1∶1.59;年龄3个月~81岁,36~65岁占67.79%;病程4天~8年,2~4个月占60.92%。临床以固定型(77.25%)和淋巴管型(21.83%)为主,以丘疹结节损害居多,主要分布于面部(51.45%)和四肢(43.82%)。133例有明确外伤史。499例(76.18%)患者有该病既往外院就诊史,其中误诊293例(58.72%)。误诊疾病以皮肤感染、皮炎诊断最多。结论:孢子丝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固定型和淋巴管型表现为主,主要累及面部、躯干,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郭亚南刘慧瑜侴梦微刘冰梅韩梦竹于龙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临床分型皮疹表现流行病学
173例浅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菌种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对173例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株9种,其中红色毛癣菌71株(41.04%);须癣毛癣菌32株(18.50%);白色念珠菌25株(14.45%);其他酵母样菌9株(5.20%);犬小孢子菌22株(12.72%);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2.31%);曲霉4株(2.31%);链格孢菌2株(1.16%);絮状表皮癣菌1株(0.58%);混合感染3例(1.73%)。结论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但其它种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于智明蔡丽敏刘会彬杨明霞于龙李鹤玉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
2006-2008年性病门诊艾滋病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我科自2006年5月开始对性病门诊就诊患者,在征得患者本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予以免费检测HIV抗体及有关艾滋病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郑淑云张秀英刘会彬于龙张亚亮
关键词:问卷调查分析艾滋病门诊HIV抗体就诊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