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英 作品数:61 被引量:452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霍英东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儿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1997年 目的:总结小儿骨肿瘤的临床特点,提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10年122例小儿骨肿瘤进行临床、X 线片、活检以及治疗方面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小儿骨肿瘤的类型与成人不同,容易误诊。90%的患儿可根据 X 线平片作出骨肿瘤诊断,80%可作出分类。90%的病例经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骨肉瘤以截肢术为主,7例行保肢术,辅以化疗,2年生存率41.7%。结论:对小儿肢体骨肿瘤应重视,X 线平片是诊断骨肿瘤的基本手段,穿刺活检能简便、安全地获取病理诊断。三科联合会诊是减少误诊的最佳途径。小儿骨肉瘤的保肢术应慎重。 廖威明 韩士英 黄承达 杨忠汉 沈靖南 李佛保 黄兆民 丘巨世关键词:骨肿瘤 外科手术 放射造影术 X线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1996年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盛璞义廖威明韩士英杨忠汉沈靖南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和易复发性的特点,现通过总结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23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的选择提出一些认识和看法... 盛璞义 廖威明 韩士英 杨忠汉 沈靖南关键词:骨肿瘤 巨细胞瘤 复发性 症状 阿霉素明胶微粒在骨肉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998年 目的:研制阿霉素明胶微粒并探讨其化学栓塞的可行性和临床、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用物理机械方法制出阿霉素明胶微粒,并用此对骨肉瘤患者进行化学栓塞,同时设立无水酒精栓塞组,直接截肢组和其进行对照.结果:(1)阿霉素明胶微粒进行化学栓塞,无明显不良反应;(2)阿霉素明胶微粒进行化学栓塞后,初期栓塞综合症较明显,二周后瘤体明显缩小,质地变硬,疼痛消失,皮温可降至正常,术中见瘤假包膜形成完整,出血明显减少,组织学示瘤体大部分坏死,伴纤维血管增生,肿瘤坏死率大于80%,以上变化和无水酒精栓塞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与直接截肢组差异显著.结论:阿霉素明胶微粒制作简单可行,进行化学栓塞效果明显,有利于保肢术开展. 徐义春 韩士英 廖威明 李佛保关键词:化学栓塞 骨肉瘤 瘤体 截肢 无水酒精 介入治疗 全文增补中 骨肉瘤p-糖蛋白表达水平与肺转移 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骨肉瘤多药耐药性的表达与预后, 证实p - 糖蛋白(p - gp) 介导骨肉瘤的MDR 现象,明确p - gp 表达与一年肺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 法,检测84 例骨肉瘤中p - gp 表达,半定量化计量p - gp 的着色强度及阳性率,通过多因素相关分析和生存分析, 探讨骨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和高危因素。结果 (1)84 例骨肉瘤p - gp 表达阳性率55-1 % ,其中以低表达为主,占65-2 % ,高表达占34-8 % 。(2) 随访84 例骨肉瘤一年肺转移率为28-6 % (24/84) ,平均无瘤生存期16-4 个月,一年生存率82 % 、二年生存率65 % 、三年生存率43 % 。(3)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 - gp 表达的着色强度与细胞阳性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 = 0-79( P< 0-01) , 着色强度和细胞阳性率均与一年肺转移率呈等级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28( P<0-05) 和0-45( P< 0-01) 。(4)Logistic 回归生存分析显示骨肉瘤p - gp 表达的着色强度和细胞阳性率均与一年肺转移率有关, 其优势比分别为3-24 和2-17 , 即骨肉瘤p - gp 表达的着色强度和细胞阳性率是一年肺转移率的危险因素,着色强度比细胞阳性率相对危险度大。结论 (1)p - gp 机制介导骨肉瘤MDR 现象。(2)骨肉瘤p - gp 表达水平越高,一年内肺转移发生的可能性越大。(3) 免疫组化检测骨肉瘤p - gp 表? 沈靖南 王晋 韩士英 李佛保 廖威明 吴惠茜 丘钜世 郑迎东关键词:骨肉瘤 P-糖蛋白 肿瘤转移 多药耐药性 肺转移 骨肉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 dr - 1 m RNA 与p - 糖蛋白(p - gp) 在骨肉瘤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40 例骨肉瘤及10 例正常骨组织冰冻切片,以地高辛标记m dr - 1 寡核苷酸探针及p - gp 单克隆抗体C219 分别进行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 并对有关临床及病理指标综合分析。结果 骨肉瘤组m dr - 1 m RNA 和p - gp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 和80 % ,正常骨组织相应值为10 % 和0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 。此外,m dr - 1 m RNA 及p - gp 在骨肉瘤转移组、肿瘤较大、外科分期和病理分级较高的病例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组、肿瘤较小、外科分期和病理分级较低的病例组( P< 0-05) 。而且,m dr - 1 m RNA 及p - gp 的表达在骨肉瘤标本中呈正相关( rs = 0-738 , P< 0-05) 。结论 人骨肉瘤恶性度高、对化疗不敏感、易转移与组织中存在m dr - 1 m RNA 及p - gp 有关, 两者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的病理分级和外科分期及转移呈正比, 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相结合是有效、简便地检测m dr - 1 黄纲 李佛保 韩士英 沈靖南 王晋关键词:骨肉瘤 P-糖蛋白 多药耐药性 MDR-1 骨的血管外皮瘤(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1996年 血管外皮瘤是起源于血管外皮细胞的肿瘤,多发于全身软组织,原发于骨骼罕见。骨的血管外皮瘤多因发病部位持续性疼痛或剧痛来诊。病程约3~6个月,常合并功能障碍或病理性骨折。诊断取决于病理,易误诊。肿瘤行外科广泛切除,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后继续放疗和化疗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法。作者报告6例并结合文献对此瘤的患病率、病理分类、临床表现、X 线表现和治疗等进行讨论。 符气祯 韩士英 徐锦森 李佛保关键词:血管外皮瘤 骨骼 病例报告 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 目的 分析股骨上段骨肿瘤误诊的原因,评价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8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38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中,23例原发性肿瘤,15例转移性肿瘤。首诊获得确诊的30例行股骨上段人工假体置换,其中15例系原发性肿瘤,平均生存40.36个月,Enneking功能评分恢复85.78%。原发瘤中8例误诊为良性疾病而行瘤内刮除,误诊率为34.8%(8/23),7例再次手术行髋关节离断术,1例放化疗2年后行全股骨置换术,平均生存23.62个月;另15例系转移性肿瘤,平均生存23个月,Enneking功能评分恢复78.81%。结论 股骨上段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而延误治疗,降低了生存期,粗针多点穿刺、抓住诊断线索举行临床、病理和影像学三结合讨论是减少误诊的关键环节。股骨上段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单发性转移瘤或并发病理性骨折,在新辅助化疗的配合下,应积极进行瘤段切除+股骨上段假体置换手术,思肢功能满意;部分原发性肿瘤获得长期生存;转移瘤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创造了进一步辅助治疗的条件。 王晋 沈靖南 韩士英 李佛保 廖威明 付明 孟悛非 丘钜世关键词:股骨 骨肉瘤 肿瘤转移 术前化疗栓塞对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膝周肿瘤疗效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了解术前化疗栓塞对膝周肿瘤保肢术后疗效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膝周骨肿瘤行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手术患者的52例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骨肉瘤33例,骨巨细胞瘤19例;术前行化疗栓塞24例,同期未行化疗栓塞28例;全部33例骨肉瘤及12例Ⅱ、Ⅲ级骨巨细胞瘤术后行正规化疗,膝关节功能以Enneking标准评价。结果随访时间最长118个月,最短12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术后12个月内和最后随访功能评分介入组优于非介入组(t检验,t1=2.073,t2=2.309,P<0.05),早期、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翻修率介入组低于非介入组(χ2检验,χ2早=7.590,χ2近=9.137,χ2翻修=10.612,P<0.05);假体松动率、转移率、复发率、截肢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检验,χ2假体松动=3.306,χ2转移=1.716,χ2复发=0.720,χ2截肢=2.809,P>0.05)。结论术前化疗栓塞可使膝周肿瘤保肢术在保证肿瘤切除彻底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软组织,有助于术后患肢功能的保留、锻炼和提高,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术后肿瘤转移、复发、假体松动无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膝周肿瘤保肢术前应考虑行化疗栓塞处理。 盛璞义 廖威明 李佛保 陈伟 韩士英 沈靖南 谭美珍关键词:化疗栓塞 人工关节置换 介入治疗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复发后的特征与治疗 1997年 盛璞义 廖威明 韩士英 沈靖南关键词:骨肿瘤 复发性 骨水泥假体修复骨肿瘤截除后骨缺损的远期合并症分析 目的:分析用骨水泥假体来修复骨肿瘤截除术后骨缺损这一术式的远期合并症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方法及探讨该术式的实用性。方法:收集1985年2月至2001年3月,用现场制作或术前预制的骨水泥假体来修复四肢长骨骨肿瘤瘤段截除后骨 杨忠汉 黄纲 韩士英关键词:骨水泥假体 骨肿瘤 骨缺损 合并症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