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开山
- 作品数:155 被引量:5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检测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的引物组合和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检测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的引物组合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对ATP7B的外显子3、7、8、12、14和16进行了扩增,扩增灵敏度高,检测的准确率高,节省了检测操作程序,提高效率...
- 李霄窦科峰陶开山曹薇薇丁睿张卓超张虹王权成
- 文献传递
- siRNA对HepG2细胞mcl-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特异性siRNA对肝癌细胞系HepG2中mcl-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特异性siRNA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半定量RT-PCR观察干扰前后mcl-1 mRNA水平变化,比较对应不同位点的两对siRNA片段对mcl-1的干扰效果,分析RNA干扰的特异性、时效性;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Mcl-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特异性siRNA片段能有效降低mcl-1 mRNA水平,最大干扰效率达67.25%,高于作为对照的非相关片段;对应不同位点的两对siRNA片段对mcl-1均可产生干扰作用,彼此间差别不大;干扰作用于转染后24h即可出现,48h达高峰,72h稍有降低;Western Blot证明转染siRNA-F1后Mcl-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RNA干扰技术可有效下调肝癌细胞系HepG2中mcl-1 mRNA水平,明显下调Mcl-1蛋白表达.
- 张巍赵蒲曹大勇陶开山蔡磊张福琴窦科峰
- 关键词:肝细胞RNA干扰
- mir‑452‑3p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mir‑452‑3p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检测mir‑452‑3p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检测mir‑452‑3p的试剂盒。本发明的mir...
- 李霄陶开山岳树强陈域王权成张虹彭伟张小晶
- 文献传递
- 鼠源性血管抑素cDNA在人肝癌细胞SM MC-7721中的稳定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将血管抑素基因转染入人肝癌细胞 SMMC-772 1中 ,观察其表达效果及其对细胞本身的影响 ,并探讨血管抑素治疗动物种植性肿瘤的效果 .方法 将鼠源性血管抑素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构建重组质粒 ,用H ind 和 Xba 双酶切及基因测序进行鉴定 .然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 pc DNA3.1- m AST转染入人肝癌细胞 SMMC-772 1中 ,并行 RT- PCR鉴定和 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效果 .结果 鼠血管抑素基因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中 ;经脂质体法转染入 SMMC- 772 1细胞并获稳定表达 ;转染血管抑素和未转染血管抑素的 SMMC- 772 1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 .结论 鼠血管抑素基因在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中可获稳定表达 。
- 陶开山吴兴安窦科峰
- 关键词:血管抑素真核表达转染肝癌
- P73基因与人类肿瘤(文献综述)被引量:1
- 2000年
- p7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 p53家族的新成员 ,在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等方面两者很相似 ,但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本文综述了 p73基因的研究现状 ,与肿瘤发生、预后等的关系以及表达情况。对p73基因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肿瘤的本质 ,为最终攻克癌症带来希望。
- 刘正才陶开山窦科峰
- 关键词:P73基因P53基因肿瘤肿瘤抑制基因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连续胰肠吻合和Y形空肠内引流的应用
-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且是PD术后导致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胰瘘一旦发生,其死亡率高达40%以上。尽管现在临床上应用胃肠外营养和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及通畅引流等来治疗胰漏,但只有防止胰瘘的发生才是手术...
- 遆振宇岳树强赵威王琳陶开山窦科峰
- 关键词:胰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通畅引流胃肠外营养胰肠吻合
- 文献传递
- NK细胞抑制型受体LAIR-1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研究
- 免疫排斥反应是异种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NK细胞是引发异种移植物急性细胞体液排斥反应(AHXR)的主要免疫细胞,其活性受表面活化型和抑制型受体的调控.
- 张虹李霄张卓超张玄王权成白鸽陶开山窦科峰
- 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受者的初步体会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研究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受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3月对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Ⅰ类31%,Ⅱ类63%)的高致敏二次肾移植受者实施来源于同一供者的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进行治疗.在肾移植术前,将源于同一供者的部分肝脏植入受者脾窝.观测移植后是否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监测移植肾功能并检测术前、移植肝恢复灌注后、术后各个时间点受者体内抗体水平.结果 手术历时505 min,出血700 ml.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肝血流开放后3h所有预存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水平转为阴性.术后第6天血肌酐降至141 μmol/L,同时群体反应性抗体升至80%,术后第7天发生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经过连续血浆置换、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得以逆转.随访12个月,血肌酐为131 μmol/L.结论 利用来自同一供者肝脏的保护作用,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可以有效解决尿毒症患者在高致敏状态下不能进行肾移植的问题.
- 袁建林张更窦科峰秦卫军于磊杨晓剑陶开山岳树强马帅军
- 关键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
- [目的]评价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7年6月间我研究所因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接受肝移植手术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为...
- 张洪涛杨诏旭彭伟曹彦丙窦科峰陶开山
- 辅助性肝移植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辅助性肝移植是指在保留受体自身全部或部分肝脏的情况下,将供肝植入受体体内。根据供肝植入部位不同,可分为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和原位辅助性肝移植;根据植入肝体积的多少,可分为全肝辅助性肝移植和部分肝辅助性肝移植;供肝可来源于脑死亡供体也可以来源于活体供体。由于原位辅助性肝移植只能移植部分肝脏,故通常称为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伴随着肝移植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虽然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辅助性肝移植独特的优势再次引起了肝移植界的广泛关注。
- 张巍陶开山遆振宇蔡磊李霖窦科峰
- 关键词:辅助性肝移植异位辅助性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