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烨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吸积
  • 2篇吸积盘
  • 2篇黑洞
  • 1篇动力学
  • 1篇星体
  • 1篇星系
  • 1篇运动学
  • 1篇伽马射线
  • 1篇伽马射线暴
  • 1篇瓦解
  • 1篇类星体
  • 1篇恒星
  • 1篇红移
  • 1篇丰度
  • 1篇Γ暴
  • 1篇Γ射线暴
  • 1篇SDSS
  • 1篇潮汐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陆烨
  • 1篇梁艳春
  • 1篇张双南
  • 1篇陆由俊
  • 1篇黄永锋
  • 1篇赵刚
  • 1篇张福鹏
  • 1篇吴淑梅

传媒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1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低红移SDSS类星体辐射效率的估计
2014年
研究了低红移SDSS类星体(0.025
吴淑梅张福鹏陆烨陆由俊
关键词:吸积盘黑洞
GRB060614伽马射线暴的潮汐瓦解吸积模型
2009年
GRB060614是一个非常特殊的γ-射线暴,它具有长的持续时间但并没有与之相伴的超新星爆发,这有别于目前确定的两类γ-射线暴(一类是长而软的γ-射线暴,对应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爆发;另一类是短而硬的γ-射线暴,对应于两个致密星体的并合)。这个暴的出现使人们重新思考关于γ-射线暴的分类和中心引擎问题。我们提出这个异常的γ-射线暴产生于一个中等质量黑洞对恒星的吞噬过程。该模型能成功地解释此次γ-射线暴的能量、子暴和周期性子结构等主要观测特征。同时,模型可对中等质量黑洞的性质给出一些重要限制。因此,本研究提供了理解这一新类型γ-射线暴和稀有的中等质量黑洞的新途径。
陆烨黄永锋张双南
关键词:伽马射线暴黑洞
第一代恒星的观测和研究进展
2001年
第一代恒星(星族Ⅲ恒星)标志着宇宙从暗物质时代到现在已知的宇宙的转折点。目前对第一代恒星(星族Ⅲ恒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在银河系中还没有发现零金属丰度的恒星,金属丰度[Fe/H]≤-2.5的恒星极少。由于近几年的BPS巡天,银河系中已知的极端贫金属丰度的恒星数目大大增多。目前,可探测到的极端贫金属星的金属丰度[Fe/H]最低约为-4.1。金属丰度在-4到-3之间的恒星大约有100多颗,这些恒星的运动学特性非常类似于其它晕星。然而还没有发现第一代恒星,成金属丰度[Fe/H]≤-5的恒星。关于第一代恒星的形成过程、初始质量函数以及存在于银河系的什么地方,都还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但第一代恒星确实存在。第一代恒星这个谜一般的实体,向观测和理论天文学家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探测和预言银河系中的第一代恒星,天文学家提出了许多观测方案和理论模型。对有关第一代恒星在观测和理论研究上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陆烨赵刚梁艳春
关键词:恒星丰度星系运动学动力学
γ-射线暴和第一代恒星中的吸积理论
吸积盘—致密天体系统被认为是许多重要天体现象的能源机.例如围绕恒星级黑洞的吸积盘结构被认为是解释宇宙距离γ射线暴的合理模型,大质量黑洞周围的原吸积盘对产生X射线和γ射线辐射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小质量恒星的吸积被提出作为解释...
陆烨
关键词:吸积盘Γ射线暴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