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宏伟
- 作品数:79 被引量:3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急诊ERCP在急性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诊ERCP在急性胆胰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病情危重的急性胆胰疾病患者110例,按其采用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ERCP治疗组,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结果ERCP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9%和4.7%与24.5%和1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ERCP在病情危重的急性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能够切实有效的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 陆宏伟柏玲程三放张宽学
- 关键词:急症胰胆管造影术逆行胆囊疾病胰腺疾病
-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胆道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15例胆道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对15例胆道疾病患者进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全部在机器人下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总手术时间(256±151)min,机器人手术时间为(224±94)min.无手术输血,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30.2±18.0)h,平均住院时间为(6.2±3.5)d.术后并发症2例,1例为术后肺内感染、1例为术后轻微胆漏,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借助于"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能够完成各类腹腔镜胆道手术.尤其在复杂的胆道手术中,优势明显.
- 赵之明纪文斌王宏光陆宏伟余强芦芳董家鸿
-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手术胆道
- 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对供肝及胆道组织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 2008年
- 目的验证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这一方法是否能够减轻肝动脉缺血(hepatic artery ischemia,HAI)引起的肝胆细胞凋亡。方法应用简易犬肝自体原位移植模型,将24只杂交犬随机分为肝动脉缺血组(HAI组,8只)、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组(TBB组,8只)及对照组(8只)。在制模后,3组动物均于冷灌注后不同时点切取肝脏、胆道组织,分别用戊二醛及40 g/L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进行电镜观察和TUNEL染色,观察肝胆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两组的凋亡指数。结果在冷灌注后2 h,HAI组电镜下出现较明显的肝胆细胞凋亡现象;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组肝胆细胞凋亡现象少见;对照组难以找到凋亡肝胆细胞。TUNEL法染色切片显示,冷灌注后3组肝胆组织内均有少量凋亡细胞,其凋亡指数相差不大(P>0.05);随冷灌注后时间的延长,3组凋亡细胞的数量均有所增加,但HAI组凋亡指数的升高更为显著,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组次之,对照组变化不大,3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动脉桥式置管转流对肝移植时肝动脉缺血所导致的肝胆细胞凋亡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应在继续完善改进的基础上实施于临床。
- 陆宏伟黎一鸣吉鸿徐金锴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肝动脉缺血细胞凋亡
- 急诊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诊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8- 0 1~ 2 0 0 3- 12急诊胆道手术后 17例胆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 17例胆道术后胆漏中 ,13例为胆总管缝合处胆漏 ,2例为T形管部分脱出胆总管 ,1例为胆总管与十二指肠汇合部胆漏合并肠漏 ,1例可能为胆囊切除后所致副肝管损伤。 16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1例经再手术治疗后死亡。结论 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轻柔的操作是预防急诊手术后胆漏的关键 ,通畅的腹腔引流、严密的观察。
- 陆宏伟杨正安程三放
- 关键词:急诊胆道手术胆漏
-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103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组(114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相关指标。结果在术中指标方面,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近端切缘距离、远端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少于(短于)开腹组(P<0.05)。在术后指标方面,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次数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少于或低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费用却高于开腹组(P<0.05),但2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胃癌病死率和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但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陆宏伟张亚飞吉鸿王晋龙黎一鸣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开腹胃癌D2根治术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及其主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方法检索Medline、Elsevier、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中英文文献,采用R.2.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671篇,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为:再出血率为2l%(95%CI:0.18~0.24),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95%CI:0.02~0.06),腹水发生率为29%(95%CI:0.14~0.47);手术死亡率为3%(95%CI:0.02~0.04),死亡率为23%(95%CI:0.15~0.33)。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具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临床最为常见且易导致死亡的是再出血,有必要对该术式做进一步的改进。
- 刘思达黎一鸣吉鸿陆宏伟
-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META分析
- 联合血清p53-Ab和HSP-70比较肝细胞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
- 2015年
- 目的联合血清p53-Ab和HSP-70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况,比较肝细胞癌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01-2009-12我院住院肝癌患者351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自主意愿分为RFA组62例,TACE组67例,联合组(TACE+RFA组)76例,手术组102例,所有患者于术后2周、3月、6月、1年、2年和3年复查血清p53-Ab和HSP-70,对各组内和组间的各指标变化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RFA组术后2周、3月和6月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TACE组术后2周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联合组术后2周、术后3月和术后6月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手术组术后2周、术后3月血清p53-Ab降低、HSP-70升高(P〈0.05)。术后2周、术后3月和术后6月,TACE组与联合组和手术组p53-A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RFA组和TACE组HSP-7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各组血清p53-Ab和HSP-70比较,TACE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优于本文其他方法;四种治疗方法均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联合组的改善作用最佳。
- 吉鸿张亚飞陆宏伟王晋龙黎一鸣
-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肝细胞癌HSP-70
- 简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 目的 评价简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3年至201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初诊住院的门脉高压症并行简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 黎一鸣刘思达吉鸿陆宏伟
- 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 2 37例 ,除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外 ,还应用大黄、地塞米松和 6 5 4- 2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时发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器官功能障碍。结果 仅有局部临床表现者 2 0 2例 ,无 1例死亡 ;出现SIRS而无器官功障碍者 2 7例 ,无 1例死亡 ;出现器官功能障碍者 8例 ,死亡 3例。结论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 ,预防和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器官功能障碍是其关键。
- 杨正安纪宗正裴红红陆宏伟张林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 利用SEER数据库进行胃腺癌患者生存预后Nomogram图的构建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数据库)进行胃腺癌患者生存预后Nomogram图的构建,从而预测胃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04–2014年期间的胃腺癌患者共3 272例,随机划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再构建Nomogram图。利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对Nomogram图进行内部(建模组数据)与外部验证(验证组数据),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建模组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人种、肿瘤分化等级、组织学类型、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及手术治疗均是胃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均被用于构建Nomogram图。Nomogram图的内部与外部验证结果表明,建模组的C指数为0.751 [95%CI为(0.738,0.764)],验证组为0.753 [95%CI为(0.734,0.772)];2组的校正曲线均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胃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Nomogram图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师提供较为准确及实用的预测工具,利于个体化地对患者的生存预后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
- 刘鹏弟张亚飞陆宏伟吉鸿洪若丰黎一鸣
- 关键词:胃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