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钧
- 作品数:215 被引量:2,152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路面养护改建项目优先排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针对路面养护改建项目优先级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决策的分析方法,在不需要主观赋权的情况下,该法能对反映道路状况的多属性指标进行客观自动赋权。最后,本文使用该法对沥青路面养护改建项目进行了优先级排序分析。
- 何兆益邓学钧
- 关键词:路面排序
- 水泥基复合半刚性面层材料热应力分析
- 1997年
- 根据水泥基复合半刚性面层材料(CBSCC)的微结构,建立了把裹橡胶沥青粗集料颗粒球和水泥砂浆空心基体球嵌入CBSCC等效复合材料介质中的三层嵌套模型,推导了热应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降温时粗集料相及橡胶沥青相处于压应力状态,水泥砂浆相中存在切向拉应力,CBSCC等效复合材料中存在法向拉应力.应力值较参加比较的水泥混凝土材料对应相中的应力值小4倍以上,橡胶沥青体积份数增加3倍,界面法向应力减小12~4倍;橡胶沥青弹性模量增加66倍,界面法向应力增加3~13倍.
- 李国强黄卫邓学钧魏连雨蒋志仁
-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半刚性路面面层热应力
- 集料的分形级配研究被引量:54
- 1995年
- 路面材料存在着丰富的分形现象,文中以级配集料为对象,推导了分形级配公式,并与现有级配公式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分形是集料级配的本质特征。
- 李国强邓学钧
- 关键词:集料分形级配路面材料
- 汽车轴重与路面破坏的关系被引量:22
- 1997年
- 综合了国内外有关轴重换算的研究资料,分别以路表弯沉等效、基层底部拉应力等效、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效及车辙等效为原则,对轴载换算公式中的轴荷指数进行了计算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轴荷指数.并借助于已建立的轴重分布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轴荷指数对路面使用年限的影响.
- 倪富健邓学钧
- 关键词:轴重汽车路面
- 路面面层弯拉应力回归公式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根据柔性路面面层弯拉应力的计算规则,分析了上中滑动、中下连续三层路面结构面层弯拉应力的解析解和常见的高等级柔性路面结构层厚度及模量的范围。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三层体系路面结构面层弯拉应力回归逼近的教学模型,合理地选用了分段回归技术,求得了常见路面结构面层弯拉应力的回归逼近公式。精度分析表明,回归公式精度很好,与解析解比较误差很小,完全可以满足有关设计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需要。
- 黄卫项彦彦邓学钧
- 关键词:路面面层弯拉应力
- 水泥基复合半刚性面层材料热应力分析
- 1997年
- 根据水泥基复合半刚性面层材料(CBSCC)的微结构,建立了将裹橡胶沥青粗集料颗粒球和水泥砂浆空心基体球嵌入CBSCC等效复合材料介质中的三层嵌套模型,推导了热应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CBSCC的切向拉应力和径向拉应力比水泥混凝土的对应值小,抗裂能力提高;讨论了进一步提高CBSCC抗温缩开裂能力的途径。
- 李国强黄卫黄卫邓学钧蒋志仁
-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半刚性路面热应力路面材料
- 公路投资需求分析系统被引量:5
- 1995年
- 公路投资需求分析系统,是美国联邦公路总局组织开发并正在应用的一个系统.该系统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文中编译介绍了该系统的研制情况及应用概况,对我国乃至各省市公路建设的投资决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冯晓邓学钧
- 关键词:公路最佳化
- 移动的车辆随机荷载作用下梁桥的瞬态响应被引量:28
- 1997年
- 本文首先给出了车辆随机荷载的统计描述,然后建立了运动的平稳随机荷载作用下粘弹性地基上Euler-Bernoulli梁的运动方程,利用Green函数的概念和积分变换方法对梁的振动方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梁的随机动挠度的理论表达式,还针对具体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最后利用随机振动理论给出了随机响应的几种主要统计量的计算公式.
- 孙璐邓学钧
- 关键词:车辆荷载桥梁瞬态响应
- 路面波谱密度与运动车辆对路面的随机动压力分析被引量:16
- 1996年
- 描述了反映路面平整度的路面功率谱密度(PSD),并建立起以空间频率、时间频率和圆频率表达的路面PSD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把车辆简化成四分之一车辆模型,利用线性时不变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概念,最终得到了随机动压力PSD,发现它与路面PSD成正比.且与车辆的动态特性有关,最后又从幅域的角度分析了动压力的发生概率。
- 孔璐邓学钧
- 关键词:路面平整度车辆
- 路面动荷载数学模型与实验设计被引量:17
- 1996年
- 利用特殊函数,建立了路面上运动的动力荷载的数学模型,并引入随机过程理论,分析了随机动力荷载的统计特性,最后对荷载实验提出了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
- 孙璐邓学钧
- 关键词:路面动力学数学模型公路动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