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 作品数:160 被引量:3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和肺炎性病变摄取18F-FDG与Glut-1、Glut-3、HK-Ⅱ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肺炎性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3、己糖激酶(HK)-Ⅱ的表达,探讨其与病变组织摄取18F-脱氧葡萄糖(FDG)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肺炎性病变患者和24例NSCLC患者(男25例、女21例,年龄37~81岁),测定其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Glut-1、Glut-3、HK-Ⅱ表达,计算其染色总分并行半定量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两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24例NSCLC患者病灶SUVmax为8.71±7.62;Glut-1、Glut-3、HK-Ⅱ染色总分平均值分别为(3.75±0.99)、(4.04±1.00)和(4.00±0.78)分。22例肺炎性病变患者病变病灶SUVmax为3.29±2.16;Glut-1、Glut-3、HK-Ⅱ染色总分平均值分别为(2.32±0.65)、(2.89±0.83)和(2.41±0.50)分。肿瘤组织SUVmax高于炎性组织SUVmax(t=3.220, P〈0.05),肿瘤组织Glut-1、Glut-3、HK-Ⅱ表达亦高于炎性组织相应指标(t值:5.340、5.160和8.130,均P〈0.01)。肿瘤组织Glut-1、HK-Ⅱ表达与SUVmax呈正相关(rs值:0.414和0.457,均P〈0.05);炎性组织Glut-1、Glut-3、HK-Ⅱ表达与SUVmax无相关性(rs值:0.392、0.070和-0.066,均P〉0.05),但炎性组织Glut-3表达高于Glut-1和HK-Ⅱ(F=4.123,t值:0.970和0.150,均P〈0.05)。结论Glut-1、Glut-3、HK-Ⅱ在NSCLC和肺炎性组织中均有表达,在NSCLC表达强度更高;Glut-1、HK-Ⅱ表达是NSCLC摄取18F-FDG的重要因素;Glut-3表达在肺炎性组织摄取18F-FDG中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王振光于明明杨光杰韩瑜王洋洋赵鹏
- 关键词:己糖激酶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 KRT1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并抑制铁死亡
- 2023年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既往研究表明,角蛋白15(Keratin 15,KRT15)参与调控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KRT15在乳腺癌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乳腺癌细胞过表达KRT15可促进其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并抑制凋亡,而敲减KRT15则表现出相反的表型。此外,通过Western blot和铁比色检测发现KRT15抑制乳腺癌细胞铁死亡,KRT15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增加。因此,KRT15可能通过增强Wnt/β-catenin通路抑制铁死亡在乳腺癌发展中发挥作用,提示KRT15是乳腺癌的潜在驱动基因。
- 金嘉会赵鹏代成成李洁陈存海黄子懿张同松马学真
-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WNT/Β-CATENIN
- 一种试管分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管分类方法,其采用的试管分类装置包括落料斗、第一试管输送机构、第一分拣机构、第二分拣机构、试管方向调整机构、第二试管输送机构、扫描识别分拣机构、试管暂存箱、试管剔除箱以及上位机;该试管分类方法的具体流程...
- 翟玉娥孙树凯岳康赵鹏申井利
- 文献传递
- 过表达MIIP基因对HCMV感染的U87细胞特性的影响
- 目的: 1.利用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神经胶质瘤细胞U87,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IP)表达量的变化,从而探讨HCMV感染对U87细胞的影响。 2.通过检测...
- 赵鹏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 甲状腺乳头状癌血小板生长因子表达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内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方式,进而影响患者预后。PDGF、VEGF与肿瘤的生长和浸润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探讨PTC患者PLT水平、PDGF和VEGF表达及肿瘤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实验随机选取Ⅰ/Ⅱ期和Ⅲ/Ⅳ期PTC各30例,并对2组患者的PLT水平、甲状腺癌组织内PDGF、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PLT水平、癌组织有无浸润和转移以及PDGF、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Ⅲ/Ⅳ期患者的PLT水平、PDGF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LT表达水平与PDGF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尺寸以及甲状腺外浸润呈正相关。结论血液中PLT水平较高的PTC患者肿瘤组织局部的PLT浓度相应增高,高浓度的PLT分泌大量PDGFB,激活了肿瘤细胞内的MAPK信号传导系统,导致了细胞生长信号的高表达,从而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和增殖。VEGF表达水平较高者PTC肿瘤体积较大,腺体外浸润发生率高。PDGF-B与VEGF的相对高表达可能与PTC临床预后不良有关。
- 潘杰赵世华赵鹏孙显路王颜刚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PDGFVEGF
- 一种试管分类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管分类装置,该装置包括落料斗、第一试管输送机构、第一分拣机构、第二分拣机构、试管方向调整机构、第二试管输送机构、扫描识别分拣机构、试管暂存箱、试管剔除箱以及上位机;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试管经第一试管输送...
- 孙树凯翟玉娥赵鹏田清武申井利岳康
- 文献传递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病变性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①目的 通过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AIL)较系统的研究 ,进一步认识AIL的病变性质 ,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筛选对判定AIL病变性质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和指标。②方法 在临床病理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PCR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图像分析技术 ,对 4 4例符合AIL组织学诊断标准病例的免疫表型、基因重排、bcl 2 /IgH融合基因、EBV DNA、DNA含量、P5 3蛋白、bcl 2、c myc、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 )、PCNA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同时选择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2 0例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 0例作为对照。③结果4 4例AIL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呈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复杂的临床表现 ;有在某季节 (春季 )集中发病的倾向。AIL的免疫表型表现为以T细胞增生为主。在组织学上 ,AIL表现为良恶性增生兼有的特征 ,片巢状透明细胞增生的出现是诊断恶性的组织学特征。 4 4例AIL中有 1 6例 (36 .7% )为克隆性基因重排阳性 ,其中 1 2例为TCRγ克隆性重排 ,2例为IgH克隆性重排 ,2例为TCRγ和IgH双重排 ,其克隆性重排的检出率在AIL、NHL和反应性增生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χ2 =8.2 1 8~ 2 6 .0 36 ,P <0 .0 1 )。 4 4例AIL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1 .8% ,2 0例NHL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70 .0 % ,反应性增生者无?
- 纪祥瑞姜天福李玉军赵鹏张华刘海静孙显路
-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病变性质基因重排蛋白质P53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 女性下生殖道浅表肌纤维母细胞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浅表肌纤维母细胞瘤(SMFG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2019年9月共356例诊断为阴道、宫颈及外阴良性息肉及结节状病变的病理切片进行重新评估。对筛选出的9例SMFGT病人的临床信息进行总结,同时对肿瘤重新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蛋白、CD34、S100蛋白、P16、P53及ki67。同时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结果病人年龄34~57岁,中位年龄45岁;肿瘤大小0.7~2.0 cm,中位最大直径1.2 cm;8例位于阴道,1例位于子宫颈;4例病人表现为阴道流血,2例病人表现为阴道流液,另外3例病人无临床症状。肉眼下肿瘤均呈息肉样。镜下肿瘤位于黏膜下,大部分病例浅表或肿瘤周边区域瘤细胞相对稀疏,中央区域瘤细胞相对较丰富,肿瘤细胞呈梭形,细胞排列方式多样。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9例肿瘤细胞表达ER、PR及结蛋白;9例肿瘤细胞表达CD34;均不表达S100蛋白、P16及P53。结论SMFGT是一种发生于女性下生殖道的良性间叶性肿瘤,形态及免疫表型与其他一些发生于女性生殖道的肿瘤有一定相似性,病理医生需掌握其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从而做出明确诊断。
- 胡美香丁莉林东亮赵涵赵鹏邢晓明
- 关键词:阴道肿瘤外阴肿瘤肌纤维母细胞瘤
- 肺腺纤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总结肺腺纤维瘤镜下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病理医师对此种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肺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肿瘤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肺腺纤维瘤患者中男、女各2例;其中左肺下叶2例,左肺上叶1例,右肺下叶1例;年龄40~67岁;肿瘤大小1.0~3.0 cm。1例患者表现为胸痛,另外3例患者无临床症状。肉眼观肿瘤呈结节状。镜下可见上皮及梭形的间叶成分,可见叶状结构。上皮成分由支气管型上皮或肺泡上皮构成,梭形的间叶性肿瘤细胞类似于纤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梭形纤维样肿瘤细胞均表达STAT-6、CD34、Bcl-2及CD99,但均未见结蛋白及S100蛋白表达。结论肺腺纤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存在密切联系,病理医生需掌握其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从而做出明确诊断。
- 李丹丁莉林东亮赵涵赵鹏邢晓明
- 关键词:肺肿瘤腺纤维瘤组织学病理学
- 肥厚型心肌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 2016年
-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心肌原发性疾病,主要是因编码心脏肌小节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HCM是最常见家族遗传性疾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心悸、晕厥和心源性猝死等。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起重要作用,HCM分子诊断主要借助于Sanger测试、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DNA芯片检测基因突变和遗传分析技术。由于对HCM发病机制没有充分的了解,目前对于HCM病人的治疗主要是结合临床表现,以减轻症状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为HC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研究方向。
- 何亭亭赵鹏
- 关键词:突变分子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