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亮

作品数:20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6篇骨折
  • 5篇股骨
  • 4篇内固定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假体
  • 3篇骨头
  • 3篇股骨头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体位
  • 2篇髋假体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效
  • 2篇螺钉
  • 2篇近端
  • 2篇股骨近端
  • 2篇关节镜
  • 2篇关节外科

机构

  • 20篇延安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文登整...

作者

  • 20篇薛亮
  • 6篇赵程锦
  • 4篇栾彦军
  • 2篇张建林
  • 2篇侯海斌
  • 2篇杨江伟
  • 2篇陈俞涛
  • 2篇赵俊华
  • 1篇王剑飞
  • 1篇史盛梅
  • 1篇赵建宁
  • 1篇刘宗克
  • 1篇白立榜
  • 1篇行军
  • 1篇叶军
  • 1篇朱惠芳
  • 1篇王飞
  • 1篇孙江艳
  • 1篇段明明

传媒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海南医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丁钙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60例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OP)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并发O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选择阿仑膦酸钠治疗,研究组60例选择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并发OP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姬文娜薛亮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
一种骨关节外科换药辅助器
一种骨关节外科换药辅助器,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高度调节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套管之间;收集箱为上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收集箱活动插设箱体内部开设插槽内部,插槽的顶面为开口状设置;收集箱上侧开设有台阶槽,台...
薛亮王飞毕伟明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8月以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23例急性ACL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54岁。损伤原因:运动损伤5例,交通伤14例,其他原因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d^3周。手术前后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3例均随访10~14个月,平均11.2个月。Lysholm评分从术前(40±4)分增加至术后(9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关节ACL,患者创伤小,合并症少,且可同时处理合并伤,对于早期稳定膝关节及防止膝关节继发损伤有重要意义。
张建林叶军赵俊华刘宗克白立榜栾彦军薛亮
关键词:关节镜急性损伤前交叉韧带
一种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一种关节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三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链条的链板右侧壁上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转轴;升降块活动设置在安装板中部开设的竖向条形槽内;调节框固定设置在升降块的左侧壁上;调节块...
薛亮姬文娜张建林孙江艳解庆琴
文献传递
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手术床两侧的前加紧装置和后加紧装置,前加紧装置和后加紧装置上均外套有锁紧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接于手术床的侧卧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该方法,将传统的...
陈俞涛白东昱薛亮
文献传递
温针灸联合洛索洛芬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加重期患者骨代谢及IL-6、IL-1、SOD的影响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洛索洛芬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加重期患者骨代谢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 6例,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及血清IL-6、IL-1、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54/56),高于对照组的76.8%(43/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lequesne MG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GP、OPG、IGF-1,FGF-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T值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洛索洛芬钠可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骨代谢指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关节功能。
侯海斌史盛梅薛亮史永涛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代谢IL-1SOD温针灸洛索洛芬钠
两种内固定方法在骨肉瘤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骨肉瘤为常见恶性骨肿瘤,多发于20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恶性程度高,致死及致残率高。四肢骨肉瘤约占骨肉瘤的80%,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是下肢发育和肢体长度的主要生发部位,切除该部位的肿瘤常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或患肢长度短缩,以致影响患者发育和日常行走。近年随着保肢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目前可采用可延长式人工假体修复及重建膝关节功能,通过术后定期延长假体柄来达到双下肢等长目的,但该类假体较为昂贵,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杨江伟陈俞涛薛亮
关键词:骨肉瘤保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107例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HF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7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FHR组和PFNA组,FHR组6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组44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术后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d、6个月及12个月均通过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HFR组手术时间较PFNA组略长(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均随着康复时间延长逐渐改善,术后7d时HFR组患者较PFNA组改善更明显(P<0.01),而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R组手术时间较PFNA组略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HFR组可获得更快的髋关节功能改善,而在术后6~12个月时两组髋关节改善无差异。不同患者需要根据围手术期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白东昱薛亮赵程锦
关键词:髋假体
漂浮体位治疗踝关节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A组(漂浮体位)63例,B组(常规仰卧位)59例,A组采用漂浮体位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采用常规卧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固定顺序均为外踝、后踝、内踝;术后早期功能锻炼,6-8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A组61例获得随访,B组5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4个月,A组手术时间小于B组(P〈0.05),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标准评定,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踝关节复杂骨折采用漂浮体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用手术时间及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卧位,术后踝关节功能可达到满意效果。
薛亮赵程锦朱惠芳
关键词:三踝骨折内固定
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研究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Tan)与动力髋螺钉(DHS)髓外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InterTan组(n=33)与DHS组(n=29)。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4周的股骨头旋转率,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InterTa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患肢负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周股骨头旋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患者术后4周固定钉滑脱量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患者临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固定术与DHS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利于其早期下床活动。与DHS固定术比较,InterTan固定系统设计更优,可减少固定钉滑脱量,控制股骨头旋转,避免固定钉切出,促进临床骨折愈合。
栾彦军薛亮段明明白东煜毕伟明刘金成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