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竺可欣
作品数:
1
被引量:20
H指数:1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周锋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张经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宣基亮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黄大吉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倪晓波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1篇
淡水
1篇
低氧
1篇
低氧区
1篇
水团
1篇
台湾暖流
1篇
长江冲淡水
1篇
冲淡水
机构
1篇
国家海洋局第...
1篇
华东师范大学
1篇
浙江大学
作者
1篇
倪晓波
1篇
黄大吉
1篇
宣基亮
1篇
张经
1篇
竺可欣
1篇
周锋
传媒
1篇
生态学报
年份
1篇
2010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影响长江口毗邻海域低氧区多种时间尺度变化的水文因素
被引量:20
2010年
对2006年6月、8月和10月与1999年8月在长江口向东至125°E、27°30′—33°30′N之间海域(统称长江口毗邻海域)开展的4次多学科综合海洋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长江口毗邻海域低氧现象的季节变化、年间变化及其与水团变化的关系。研究再次发现该海域存在长江口和浙江近海2处低氧水体、且2处低氧水体具有不同的季节演替和年际变化特征:长江口附近海域低氧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低、覆盖的面积大,低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溶解氧浓度的季节变化较大;浙江沿海低氧水体面积较小、溶解氧浓度的季节变化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6—10月份);2处水体低氧现象的年际变化均很显著。长江口毗邻海域的多种水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导致了水团消长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并与该海域低氧现象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具有较好的关联。季节性跃层的成长是近底层低氧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水团迁移和消长过程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动是导致低氧区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的重要物理因素。针对2006年与1999年夏季长江口低氧区的显著变化给出观测证据,提出该时期内长江口的水团结构发生了变化,是导致低氧核心区的位置偏北的主要动力原因。2006年和1999年夏季长江口附近低氧水体的年际变化与同时期叶绿素高浓度区的位置变动是一致的,也为此期间水团消长情况提供了证据。
周锋
黄大吉
倪晓波
宣基亮
张经
竺可欣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台湾暖流
水团
低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