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53例体会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5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53例,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d~65岁,右冠状动脉动脉瘘28例,左冠状动脉瘘25例,漏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左房、左室分别为16、13、16、1、7例。单纯性冠状动脉瘘26例,余27例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死亡2例,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少量残余漏,2例心电图检查仍存在ST-T改变,余48例痊愈。随访2个月~5年,仅1例患者有轻微劳累后气促症状。结论: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当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和复杂心脏畸形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需谨慎。
- 黄克力朱平吴若彬郑少忆肖学钧卢聪郭惠明范瑞新刘怀普黄晶晶王世强
- 关键词:血管畸形冠状动脉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 辛伐他汀经副半奇静脉逆灌注对猪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康成年西藏小型猪,雌雄不拘,体质量20~30k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胸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离副半奇静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插管。术中记录心电图、近心端血压、远心端血压、心率、鼻咽温。缺血过程中,对照组副半奇静脉逆灌乳酸林格钠液1000ml(860ml/h),实验组副半奇静脉逆灌辛伐他汀溶液1000ml(0.25mg/kg,860ml/h)。术后继续饲养,实验组连续30天口服辛伐他汀片剂80mg/天。术后30天,收集L2~IJ5及骶段脊髓标本及血清,行组织形态学、电镜及Elisa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核溶解程度较轻,神经元结构相对完整,存活数量较多,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增加。结论术中和术后持续使用辛伐他汀可明显促进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元恢复,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增加BDNF、GDNF表达有关。
- 刘真苓郑少忆朱平富旗李小辉齐霄王世强庄建陈寄梅
-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辛伐他汀
- 体外灌注腺病毒用于小鼠心脏移植过程中转梁模型的建立
- 王世强
- 文献传递
- 心脏保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1967年南非外科医生ChfistiaanBamard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人类心脏移植,从此心脏外科开始踏入了以往的禁区。心脏移植的不断发展。给越来越多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带来希望。目前,心脏保存方案的制定主要基于(1)低温限制新陈代谢;(2)保持机体结构活力;(3)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供心保护包括心脏停搏、离体心脏保存、心脏移植复跳等过程。本文主要对离体心脏保存方法以及保存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世强陈寄梅庄建朱平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移植心脏病患者外科医生心脏外科
- 脂肪来源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其所致的细胞坏死和瘢痕形成是影响心功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乃至死亡的病理基础。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均只能达到改善梗死区心肌血供,而无法逆转已经坏死的心肌细胞。
- 周正芳王世强陈寄梅朱平
-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顽固性心力衰竭细胞坏死瘢痕形成心肌血供
- 体外灌注腺病毒用于小鼠心脏移植过程中转染模型的建立
- 研究背景: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心脏移植成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终末期心脏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心脏移植技术仍然面临许多的难题需要克服。因此,心脏移植供体来源紧缺,供体...
- 王世强
-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脏保存腺病毒转染体外灌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