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爱东

作品数:17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6篇内固定
  • 4篇肱骨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肱骨髁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固定术
  • 3篇关节
  • 2篇腰椎
  • 2篇上骨折
  • 2篇手术入路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治疗
  • 2篇肱骨髁上骨折
  • 2篇髁上骨折
  • 2篇脱位
  • 2篇外科学
  • 2篇疗效比较

机构

  • 7篇江阴市人民医...
  • 6篇南通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阴人民医院

作者

  • 16篇沈爱东
  • 8篇杨惠光
  • 5篇张云庆
  • 5篇包聚良
  • 5篇徐瑞生
  • 3篇孙惠清
  • 3篇周枫
  • 2篇邓雄伟
  • 2篇薛骏
  • 2篇殷小军
  • 2篇王亚斌
  • 2篇任亚军
  • 2篇郑志荣
  • 2篇周正明
  • 2篇丁伟
  • 1篇吴晓东
  • 1篇姜雪峰
  • 1篇黄国伟
  • 1篇张亚峰
  • 1篇顾家烨

传媒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肱骨髁间骨折40例的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10年
薛骏沈爱东徐瑞生包聚良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障碍重建钢板内固定有限内固定骨折类型
两种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整理斯氏针撬拔复位内固定(A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B组)术后随访1 a以上且有完整资料的76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并将两组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平均住院天数[(6.8±0.9)d]和平均住院费用[(4 278.0±58.6)元]明显少于B组[(22.1±1.2)d]和[(14 226.0±524.8)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张铁良等提出的评定标准,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0.5%和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斯氏针撬拔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殷小军沈爱东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随机对照试验
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2022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骨外科收治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位方式分为切开复位组(44例)和闭合复位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过程的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2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不连的发生率,采用外露螺钉测量法评估股骨颈短缩率。结果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闭合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闭合组(P<0.05)。术后Harris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3月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和12月时切开组Harris评分高于闭合组(P<0.05)。切开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闭合组(χ^(2)=9.674,P=0.006),切开组股骨颈不连发生率低于闭合组(χ^(2)=7.354,P=0.020),切开组股骨颈缩短发生率低于闭合组(χ^(2)=14.201,P=0.001)。结论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均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切开复位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更好,并发症明显低于闭合复位组,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吴晓东沈爱东顾家烨
关键词: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闭合复位
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微创治疗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ELPS)的疗效.方法 2006年4月至2009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47例ELPS患者,均诉膝前疼痛.Q角增大(>20°)37例,外侧支持带部位压痛34例,髌骨被动倾斜试验阳性41例,髌骨滑动试验阳性40例,压髌试验阳性42例.X线片示结节-沟角大于10°者28例.20°位CT片均有髌骨倾斜角和外侧髌股角异常.术中在关节镜引导下,用射频消融电刀松解外侧支持带,切断部分股外侧肌,达到完全松解.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12~19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Lv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65.1±4.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0,P<0.05).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是治疗ELP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并发症较少.
杨惠光孙惠清王亚斌沈爱东任亚军周正明
关键词:膝损伤关节镜
肌间隙入路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微创后路单边椎弓根钉及椎间融合器治疗需行内固定融合手术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28例。随访8~16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认为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方法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沈爱东周枫张云庆杨惠光
关键词:腰椎不稳椎间融合术
臭氧髓核消融术与联合硬膜外激素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郑志荣张亚峰包聚良沈爱东
关键词:激素注射治疗硬膜外髓核消融术手术适应症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尺桡骨骨不连被引量:1
2009年
回顾性分析19例尺桡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尺桡骨骨不连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膜和髓内血运,其接骨板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固定更加牢固。
沈爱东杨惠光张云庆徐瑞生包聚良
关键词:尺骨骨不连接骨板内固定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ELP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ELPS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术后积极康复训练。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9(15±2.3)个月。Lysholm评分:优26例,良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3.3%,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5.2%。Lysholm评分从术前52~74(65.08±4.26)分提高到术后62~100(92.38±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P〈0.05)。结论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ELPS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的优点。能否获得满意的疗效取决于四个方面:术前正确评估、严格手术适应证、正确手术操作及术后康复训练。
孙惠清沈爱东杨惠光王亚斌姜雪峰周正明任亚军
关键词:外侧支持带松解髌股关节软骨病变
腰椎滑脱分度的探讨被引量:19
2010年
沈爱东徐瑞生包聚良
关键词:脊椎前移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比较舌形瓣切断肱三头肌与经肱三头肌两侧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45例患者分为舌形瓣切断肱三头肌手术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经肱三头肌两侧手术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和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石膏外固定的时间以及术后3d内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6~7个月,所有骨折愈合。两组临床疗效优的例数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失血量较少、患者疼痛减轻、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沈爱东杨惠光张云庆周枫邓雄伟丁伟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