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汤明

汤明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6篇关节镜
  • 3篇韧带
  • 2篇膝关节
  • 2篇交叉韧带
  • 1篇带胫骨
  • 1篇单束重建
  • 1篇异体
  • 1篇止点
  • 1篇止点撕脱骨折
  • 1篇治疗膝关节
  • 1篇绒毛结节性
  • 1篇绒毛结节性滑...
  • 1篇色素沉着
  • 1篇色素沉着绒毛...
  • 1篇色素沉着绒毛...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生物型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汤明
  • 7篇王洪
  • 7篇孟春庆
  • 6篇杨述华
  • 5篇段德宇
  • 4篇邵增务
  • 4篇杜靖远
  • 3篇王小红
  • 2篇陈熹
  • 2篇吴星火
  • 2篇唐欣
  • 1篇李立群
  • 1篇方青
  • 1篇王寒琪

传媒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INI OPEN联合膝关节镜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小切口(mini open)联合膝关节镜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确诊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下联合胭窝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治疗骨折,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术后予伸直位支具固定配合功能锻炼,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随访指标包括:关节稳定性,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术前及术后1年行膝关节Lvsholm功能评分及IKDC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1个月,平均15.4个月;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无骨折不愈合,行后抽屉试验及反Lachman试验阴性;3例患者诉上下台阶关节稍不适、研磨感,考虑与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有关、余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至伤前正常水平。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53.2分,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96.3分,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数据行两组对照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从术前全部明显异常(D级)改善至术后正常(A级)17膝、接近正常(B级)1膝。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该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可广泛推广、应用。
汤明王洪孟春庆陈熹杨述华邵增务段德宇杜靖远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关节镜
关节镜下全关节内缝合治疗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全关节内缝合治疗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9-2012.03收治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并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补术病例共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6-37岁,平均20....
王洪汤明孟春庆
关键词:内侧半月板关节镜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和异体胫前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1年随访比较被引量:17
2011年
背景:由于人工韧带存在慢性疲劳,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异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和异体胫前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收集关节镜下用自体腘绳肌和异体胫前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满1年的病例。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组28例;异体胫前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组18例。采用股骨端Endobutten、胫骨端可吸收螺钉固定。采用支具固定并进行功能训练。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6个月,异体肌腱组lysholm评分高于自体肌腱组(P<0.05);重建后12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重建后6,12个月与重建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建后12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体和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1年疗效相当。
王洪孟春庆段德宇杨述华杜靖远唐欣李立群方青汤明Dhakal RabiMohan
关键词:关节镜
肩关节镜下Anchor锚钉结合Orthocord线缝合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3例肩袖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Anchor锚钉结合Orthocord线和PDS线修复损伤的肩袖,通过临床随访,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3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根据ASE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后一年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47.7±3.7分提升到87.8±1.1分,手术优良率为84.8%。结论全关节镜技术能够有效地修复重建肩袖,恢复肩关节功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当前治疗肩袖损伤的较好地治疗方法。
吴星火王洪孟春庆王小红汤明邵增务杨述华
关键词:关节镜肩关节肩袖损伤
新鲜骨髓吸出物直接种植于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韧带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有关于应用新鲜骨髓吸出物直接局部注射修复韧带部分损伤的报道,少有提及应用新鲜骨髓吸出物直接种植于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韧带的研究报道。目的:评价将新鲜骨髓吸出物直接种植于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韧带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丝素纤维/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支架后,骨髓种植组将骨髓吸出物直接种植于复合支架上;细胞种植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复合支架上;以未接种任何物质的复合支架作为空白对照,检测各组细胞黏附密度、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将骨髓种植组复合物植入兔前交叉韧带横断处,12周后取材评价骨髓种植组材料体内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骨髓种植组孵育4 h后的细胞黏附密度、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细胞种植组(P<0.05)。骨髓种植组及细胞种植组Ⅰ型、Ⅲ型胶原分泌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骨髓种植组及细胞种植组两组间Ⅰ型、Ⅲ型胶原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髓种植组材料植入兔体内未引起致死性免疫排斥反应及严重炎症反应,未见明显韧带再生及血管化。说明新鲜骨髓吸出物直接种植于支架可构建组织工程韧带,并且体内短期生物相容性良好。
王洪汤明孟春庆王寒琪杨述华杜靖远段德宇邵增务
关键词:生物材料复合支架材料
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Femoral Intrafix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Femoral Intrafix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早期疗效。方法:对15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解剖重建,采用双束重建股骨端固定系统(Femoral IntrafixSystem)固定股骨隧道,术后定期随访和进行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Lysholm评分由(48.6±5.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96.4±6.2)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KDC评分。术后评分为A级9例,B级5例,C级1例,总体优良率93.3%。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Femoral Intrafix固定是一种可靠的ACL重建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术后随访近期疗效满意。
吴星火王洪孟春庆汤明王小红陈熹段德宇杨述华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
关节镜滑膜切除术联合放射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26例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同时6例伴有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例关节僵硬患者行关节松解术,1例软骨剥脱患者行微骨折术。手术后4周关节外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型加速器6mv-X线,照射范围包括患膝关节及手术切口上下缘3cm,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30Gy。术后定期随访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9.5个月,术后未见复发及放射性治疗并发症,Lysholm评分术前43.28±4.1分,术后6个月85.73±3.4分,术后12个月94.89±5.1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减少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
王洪孟春庆王小红汤明杨述华邵增务唐欣段德宇杜靖远
关键词:关节镜滑膜切除术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