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姣 作品数:18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冶金工程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医药卫生 更多>>
硫酸-氯盐法浸出高铟氧粉酸浸渣中铜锌铅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分析高铟氧粉酸浸渣的成分和物相特征,发现其主要物相为Cu2 FeS2、ZnSO4、ZnS和PbSO4,由于成分复杂,单一方法无法有效回收铜、锌、铅,因此设计了硫酸-氯盐二段浸出法,分别提取酸浸渣中铜、锌和铅。一段浸出采用硫酸浸出,在始酸浓度60 g/L,液固比5∶1,氧化剂高锰酸钾用量4%,浸出温度60℃条件下,浸出2 h,铜和锌浸出率分别达到84.29%和92.02%;二段浸出采用氯盐浸出,在NaCl浓度300 g/L,液固比10∶1,pH=1.5~2.0,浸出温度90℃条件下,浸出60 min,铅浸出率达到91.14%。该法对铜、锌和铅都有很好的浸出效果。 杨利姣 钟夏平 高军 郎耀秀 陈南春 刘长淼 吴照洋 王振峰关键词:酸浸渣 浸出 锌焙砂渣硫脲法浸银工艺条件研究 2013年 研究了锌焙砂渣硫脲法浸银的过程中,机械活化时间、硫酸浓度、固液比、硫脲浓度、Fe3+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银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锌焙砂渣中银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60min.硫酸浓度15g·L-1,硫脲浓度15g·L-1,硫酸铁浓度6g·L-1,液固比6:1;在室温下浸出4h,银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杨利姣 谌斯 陈南春 高军 郎耀秀 刘显妙关键词:硫脲 一种以锌渣氧粉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锌渣氧粉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首先对锌渣氧粉进行酸浸,使锌以硫酸锌形式进入溶液,加双氧水氧化除铁,加还原锌粉置换出去铜、镉和钴杂质,得精制硫酸锌溶液。然后加入沉淀剂碳酸氢铵,制备前驱体碱式碳酸锌,... 陈南春 杨利姣 詹峰 吴志能 袁琦 王靖淳文献传递 改进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性能的硅改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湿热地区硅改沥青路面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1)取AH-70号沥青在沙浴中加热至130℃~150℃;(2)将硅藻土倒入沥青中,硅藻土用量为沥青质量的6-12%,搅拌,持续5~20分钟,即得到硅改... 陈南春 祝骞 吴志能 詹锋 杨利姣 吴聪文献传递 利用锌渣氧粉碱驱晶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紫外吸收剂 被引量:1 2018年 以硫酸为浸出剂,提取锌渣氧粉中的锌,形成精制Zn SO4溶液为锌源,Na OH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低温开放溶液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锌,研究锌碱摩尔比、反应温度、不同初始锌离子浓度对产品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确立控制条件:初始Zn2+浓度0.1 mol·L-1,锌碱摩尔比1∶5,控制62℃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1 h,制备出锥形的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纳米氧化锌,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0 nm。Zn O的形成是以负离子四面体Zn O2-2为生长基元,由Zn(OH)2到Zn O"结晶-溶解-再结晶"过程。制备的氧化锌在紫外光区280~400 nm波段有很强的吸收性,在可见光区有较好的透过率,具有良好紫外光遮蔽性和可见光透过性,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 杨利姣 詹锋 郭小炜 陈南春关键词:溶液法 纳米氧化锌 紫外线吸收剂 一种从高铟氧粉酸浸渣中浸出铜、锌和铅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高铟氧粉酸浸渣中浸出铜、锌和铅的方法。(1)将高铟氧粉酸浸渣烘干,粉碎,过筛,称取20g,加入到40~120mL浓度为40~120g/L的硫酸溶液中,再加入0.4~1.4g的高锰酸钾,在40℃~80℃条... 陈南春 杨利姣文献传递 锌渣氧粉低温溶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过程控制 以硫酸为浸出剂,提取锌渣氧粉中锌,形成精制ZnSO4溶液为锌源,NaOH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低温溶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研究锌碱摩尔比、反应温度、不同初始锌离子浓度对产品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确立控制条件:初始锌离子浓度0.... 杨利姣 詹峰 张小虎 郭小炜 陈南春关键词:酸浸 纳米氧化锌 氧化锰改性硅藻土从电解锌漂洗废水中回收Pb<Sup>2+</Sup>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氧化锰改性硅藻土从电解锌漂洗废水中回收Pb<Sup>2+</Sup>的方法。(1)取提纯后硅藻土精土加入到NaOH溶液中,在90-95℃温度下振荡100-120分钟,然后除去上层溶液,再加入MnCl<S... 周海妙 解庆林 陈南春 杨利姣 高军文献传递 硅藻土/聚丙烯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土/聚丙烯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1)将30g硅藻土和水配成固液质量比为1~1.5:10的浆料,搅拌,升温至75~80℃,加入占硅藻土质量分数的1%~2%的硅烷偶联剂,搅拌,抽滤,烘干,得到表面改性硅藻... 陈南春 吴志能 詹锋 杨利姣 吴聪 祝骞文献传递 NaCl-HCl体系浸出铅渣中铅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2015年 以浸出温度、NaCl浓度、颗粒粒度和液固比对铅浸出率影响的实验条件和数据为基础,建立NaCl-HCl体系,采用液-固多相反应的收缩核模型,系统分析了铅渣中铅的浸出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根据实验数据求出浸出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表观活化能为45.239 k J/mol,说明该体系浸出过程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在实验选取的参数范围内,增大NaCl浓度、浸出温度和液固比以及减小颗粒粒度均有利于提高铅的浸出率。 杨利姣 陈南春 钟夏平 解庆林 高军 郎耀秀 刘长淼 吴照洋关键词:铅渣 铅 浸出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