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星晶

作品数:19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阻塞性
  • 5篇睡眠
  • 5篇睡眠呼吸
  • 5篇睡眠呼吸暂停
  • 5篇综合征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阻塞性睡眠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慢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肺疾病
  • 4篇低通气
  • 4篇低通气综合征
  • 4篇细胞
  • 4篇老年
  • 4篇疾病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哮喘

机构

  • 17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作者

  • 19篇李星晶
  • 13篇王鹏
  • 8篇沈芳
  • 6篇王丽华
  • 4篇何牡丹
  • 3篇张玉兰
  • 3篇杨文林
  • 2篇王海峰
  • 2篇张玉兰
  • 1篇白冲
  • 1篇刘锦铭

传媒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干扰素-γ和内皮素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干扰素-γ(IFN-γ)和内皮素1(ET-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发作期83例、缓解期37例,另选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将83例哮喘发作期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20例)、中度(47例)和重度(16例)。应用ELISA法对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eotaxin、INF-γ和ET-1水平测定。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中eotaxin和ET-1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P<0.01),缓解期血清eotaxin和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水平INF-γ在发作期组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哮喘患者的血清中eotaxin和ET-1浓度升高,INF-γ水平出现明显降低。重度哮喘与中、轻度哮喘比较,eotaxin、ET-1和INF-γ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otaxin、IFN-γ和ET-1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王鹏李星晶王丽华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干扰素-Γ内皮素1
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氧化亚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亚氮(NO)、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是否愿意高压氧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一般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AM)评分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血清NO、NSE和ET-1水平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而对照组为35.5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AM评分、MBI评分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NSE和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能与机体的NO水平、NSE和ET-1水平变化有关。
王鹏王丽华李星晶
关键词:脑卒中高压氧氧化亚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内皮素-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和抑郁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日间过度嗜睡(EDS)、抑郁情绪等调查量表,研究OSAHS患者与上述量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组71例,其中41例OSAHS患者为患者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ED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绪。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其ESS评分明显升高(14.68±6.25)分vs(5.96±2.38)分(P<0.01)。其SF-36评分中有4个维度评分不同程度下降,以SF最为明显VT(59.15±22.82)分vs(80.33±11.66)分(P<0.01);SF(80.85±14.66)分vs(90.86±6.67)分(P<0.01);RE(76.59±15.67)分vs(92.50±6.12)分(P<0.01)。OSAHS患者组中ESS评分与SF-36评分中3个维度呈负相关(PF:r=-0.407,P<0.01;RP:r=-0.523,P<0.01;VT:r=-0.417,P<0.01),其SDS评分与SF-36评分中1个维度呈负相关(SF:r=-0.381,P<0.05)。结论 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并且与日间过度嗜睡、抑郁情绪明显有关。
张玉兰李星晶
关键词:多道睡眠描记术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或合并呼吸衰竭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或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AECOPD患者40例,测定其治疗前、后及合并呼吸衰竭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另选择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名,同期测定其甲状腺激素浓度作为对照比较。结果老年AECOPD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n)显著低于对照组:T3[(1.23±0.25)nmol/L与(1.70±0.29)nmol/L,t=3.97,P〈0.01]、FT3[(3.27±0.59)pmol/L与(4.48±0.95)pmol/L,t=6.09,P〈0.01]、T4[(109.30±17.73)nmol/L与(116.01±18.72)nmol/L,t=6.94,P〈0.01]、n[(15.11±2.37)pmol/L与(17.62±0.35)pmol/L,t=7.23,P〈0.01];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T3,FT3,T4,FT4低于未合并者:L[(1.08±0.10)nmol/L与(1.35±0.26)nmol/L,t=4.02,P〈0.01]、FT3[(2.89±0.41)pmol/L与(3.59±0.53)pmol/L,t=4.58,P〈0.01]、T4[(96.54±14.34)nmol/L与(115.20±26.10)nmol/L,t=2.71,P〈0.01]、FT4[(14.05±2.05)pmol/L与(17.11±1.55)pmol/L,t=5.37,P〈0;01];老年AECOPD患者治疗后T3、FT3、T4浓度较治疗前升高,T3[(1.43±0.29)nmol/L与(1.25±0.25)nmol/L,t=2.93,P〈0.01]、FT3[(3.61±0.49)pmol/L与(3.26±0.60)pmol/L,t=2.73,P〈0.01]、T4[(114.31±10.99)nmol/L与(110.28±16.91)nmot/L,t=4.58,P〈0.01]。结论老年AECOPD患者T3、FT3、T4、FT4浓度降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积极治疗可提高甲状腺激素浓度,从而改善病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变化对老年AECOPD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分析、预后估计有一定临床意义。
张玉兰李星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甲状腺激素
中西医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78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术后41例采用GP化疗(对照组),37例采用中药方剂+GP化疗(研究组),21 d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1、2、3年生存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前后T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改变,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9%(32/37)、64.86%(24/37)和48.65%(18/37),对照组为78.05%(32/41)、53.66%(22/41)和26.83%(11/41),两组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除胸痛外,气短、乏力、咳嗽和纳差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CD3、CD4、CD8和CD4/CD8均有显著改变(P〈0.05),并且化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提高21例、降低5例、稳定11例,对照组提高6例、降低19例、稳定16例,两组经非参数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3.51%vs 29.27%)、血小板减少(16.22%vs 36.59%)和胃肠道反应(13.51%vs 21.9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配合GP方案用于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免疫功能降低,并能降低毒副反应。
王鹏李星晶杨文林沈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辅助化疗扶正祛邪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认知功能、临床结局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对认知功能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入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老年科的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问卷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调查,分析营养状况与认知功能、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29例受试者入组完成MNA-SF问卷调查,113例受试者完成MoCA评估。根据MNA-SF评定结果,129例受试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23.25%,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42.63%。营养不良风险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在营养不良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不良风险组(均P<0.05);总蛋白、前白蛋白在营养不良组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与营养不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胆固醇在营养不良组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与营养不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MoCA评估结果,113例患者中,营养不良风险组的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及MoCA总分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营养不良组除定向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营养不良组仅执行功能、注意及MoCA总分明显低于营养不良风险组(均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均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与营养不良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该患者群的认知功能明显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与不良临床结局呈正相关,应重视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和干预。
张玉兰李星晶
关键词:营养状况评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两种初筛诊断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量表(SA—SDQ)、睡眠评价量表(ESS)对25例鼾症和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计算SA-SDQ评分和嗜睡评分(EP)。然后将患者的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结果与评分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鼾症与各组OSAHS患者之间SA—SDQ评分、EP评分、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SA—SDQ评分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亦呈正相关(r=0.66,P〈0.01),即病情越重,EP、SA—SDQ评分越高。即睡眠评价量表可以用于临床OSAHS的初筛,SA—SDQ评分的诊断符合率低,诊断价值有限。
李星晶张玉兰王鹏沈芳王海峰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量表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变化,并对两组的T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0%。治疗后两组咳嗽、咳痰及喘息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8^+、CD_4^+/CD_8^+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提高免疫功能。
沈芳李星晶王鹏
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75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痰热清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并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7%)(P<0.05)。治疗后2组p(O2)、p(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疗效好,这可能与痰热清能明显减少hs-CRP和IL-6的分泌,减轻COPD的炎症过程有关。
王鹏李星晶王丽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清注射液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不同体质量指数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生存状况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生存状况。方法选取96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和正常组(18kg/m^2≤BMI<24kg/m^2),分别为27、33、36例,比较3组患者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MI与各临床表现的发生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肥胖组、超重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肥胖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超重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肥胖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1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69.23%、75.76%、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呈显著相关(r=0.344、0.551、0.468、-0.613)。结论BMI越高,肺栓塞患者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越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越高,生存率越低。
沈芳张景熙刘锦铭李星晶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肺栓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