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付 作品数:6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阜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医学重点专科专病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环形切除钉合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对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p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与混合痔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将100例Ⅲ、Ⅳ度内痔及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PPH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组,每组5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以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PPH组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低于传统外剥内扎组,而PPH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PPH是一种治疗Ⅲ、Ⅳ度内痔和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守付 杨关根关键词:外科手术 随机对照实验 Dact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观测Dact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各50例及正常对照组织20例Dact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Dac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结直肠癌组中,9例Dact1基因mRNA失表达(18%),20例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40%);癌旁组织组中,1例Dact1基因mRNA失表达(2%),3例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6%);正常对照组中,1例Dact1基因mRNA低表达(5%).Dact1基因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对照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6%、12%、5%,癌组织组与癌旁组织组及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癌旁组织组和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ct1基因mRNA的失表达(低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ct1基因mRNA的失表达(低表达)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其失表达可能与Dact1启动子区甲基化相关. 李守付 廖秀军 杨关根关键词:结直肠癌 甲基化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评价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3例,术中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46例、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47例。EEN组术后24 h即通过鼻肠管给予配方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喂养,TPN组给予标准的全胃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并发症(腹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消化道瘘)发生率,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变化及体质量的增减、脓毒血症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TPN组比EEN组体质量明显减轻,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减少,TPN组减少更明显(P均<0.05)。脓毒血症评分在两组术后均有减少,但EEN组减少的幅度较大(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和TPN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8、13.9 d,两组比较,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李守付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09年 李守付 杨关根关键词: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直肠癌 肝转移癌 Dact基因参与wnt和TGF-β信号通路调控及其与肿瘤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Dact是近期发现的信号调控分子.它在早期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wnt和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来完成的.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寻找肿瘤新的治疗靶点,提出新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李守付 廖秀军 杨关根关键词:WNT TGF-Β Dact1和Dact3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几种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抑癌基因方面。而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Wnt通路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其中Dact基因是Wnt通路中重要的调节位点。本实验... 李守付关键词:结直肠癌 抑癌基因 DNA甲基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