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法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周口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德育
  • 6篇高校
  • 6篇高校德育
  • 3篇以人为本
  • 3篇人为本
  • 3篇教育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2篇德育教师
  • 2篇教师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学者
  • 1篇生命
  • 1篇生命关怀
  • 1篇普通高校
  • 1篇人本
  • 1篇人本思想

机构

  • 10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李军法
  • 1篇丁捷

传媒

  • 3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中州学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学学会...

年份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新理念
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
李军法
高僧文化三题被引量:1
2006年
高僧是一个宏大的队列,他们多是少年才子出家。从少年思维的特点和心理学角度,阐释他们资灵通神、善解易悟和佛教世界观提早形成的原因。在佛教传播过程中,弘法大师所表现的百折不回的敬业精神,是一种人生信仰、精神实践和生命价值的体现。高僧作为文化学者,用本土文化的眼光审视外域文化,拷问人生,表现为执着、笃诚和追求真理的大师精神。由才子而法师而学者成为高僧成长的一条常规之路。
李军法丁捷
关键词:高僧文化学者
论走向生命关怀的道德教育
2008年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存在着教育内容泛化、教育方式的强制与灌输、教育对象的"物化"等倾向,这是一种"非本真"的道德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并正在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本真"的道德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它是基于人的自然生命之上的,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及个体人格的完善并最终使人走向自由的道德教育。
李军法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命关怀人格完善
谈新建师范学院的发展定位——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2004年
新建师范学院的发展定位 ,应结合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保持和发展师范教育优势 ,大力发展非师范教育 。
李军法
关键词:经济社会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新理念
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目的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在...
李军法
关键词:德育人本思想
普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的调查分析——以河南省为案例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对河南省16所样本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普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很低。表现为在岗德育教师受过本专业训练的人数少,队伍不稳定,社会声誉不高,准入制度不健全,研究能力不强。因此普通高校德育教师的专用性差,德育效果不理想。原因是高校重视德育工作,但不够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过于偏重课堂教学而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李军法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教师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新理念被引量:3
2008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要求。在高校德育中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努力更新德育工作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完善机制,建设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创造健康德育氛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李军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科学发展观
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共进机制的构建被引量:1
2008年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异质性和关联性。作为高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应被很好地统筹起来。应从二者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法的异同出发,实现二者在相互弥补基础上的协同共进,构建大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
李军法
关键词: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008年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公民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领域出现了道德行为失范、教育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其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道德体系建设不健全,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等影响。及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需要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市场经济,及时化解消除各种社会矛盾;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营造理想的公民道德教育环境;建构科学的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提高公民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李军法
关键词:公民道德道德教育
论高校德育和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以德育教师专业化为研究视角被引量:3
2008年
为顺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中一些重要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内容交叉等现象,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对高校德育、高校德育教师、德育教师队伍构成等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进行厘清,指出德育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有效策略。
李军法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教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