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合成被引量:6
- 2003年
- 采用Pechini预燃烧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Ni0.5Mn1.5O4,将生成的聚合物前驱体在开放的空气中点燃,燃烧后的粉料在550~850℃中焙烧8h得到最终产物。研究了焙烧温度以及冷却速度对合成产物组成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焙烧8h,冷却速度为0.5℃/min,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4.7V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03mAh/g和100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95.2%;在3.0V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45mAh/g和134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91.5%;2.6~4.9V范围内总的充放电容量为250mAh/g和242.5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88.4%。
- 徐宁刘国强曾潮流吴维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V_3O_8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4
- 2003年
- 以LiOH、V2O5和NH4OH为反应物,采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液相反应方法,结合蒸发、干燥和烧结等处理过程制备了LiV3O8。烧结温度影响到产物的结构和性能,在450℃温度下烧结的样品,晶粒较小且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在1.8~4.0V范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64mAh/g,循环15次后仍能达到257mAh/g;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在(100)方向的衍射峰明显增强,充放电容量也随着下降。
- 刘国强徐宁曾潮流杨柯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V3O8电池性能层状化合物
- 锂离子蓄电池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02年
- 综述了锂离子蓄电池中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对钒的氧化物V2 O5和V6O13 以及钒酸锂系化合物Li1+x V3 O8、LiNiVO4、Li6V5O15和LixV2 O5等电极材料的特点、合成方法、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等作了总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钒的氧化物V2 O5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变化的情况、钒酸锂系化合物Li1+xV3 O8的结构特点、在充放电过程中物相的变化情况和容量衰减的原因 ,以及最近几年提出的旨在提高其容量的几种新的合成方法。对最近研究热点之一的V2 O5凝胶和其衍生物质Cu0 .1V2 O5干凝胶的研究情况也作了介绍。
- 刘国强徐宁曾潮流杨柯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钒系化合物
- 锂离子电池钒系正极材料的合成和性能
- 本文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出钒系化合物并测试了它的充放电性能.
- 刘国强曾潮流徐宁杨柯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钒系化合物正极材料固相合成法充放电性能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1-x)Ni_xO_2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5
- 2003年
- 以柠檬酸为螫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800℃下的空气环境中合成了不同x值的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1-xNixO2,当x<0.5时,产物具有比较好的层状结构,并且随着x的增加,产物的充放电容量也随着升高;当x=0.5时,产物LiCo1-xNixO2的首次充放电容世分别为169和148 mA·h/g,循环10次后,放电容量仍达到129 mA·h/g.当x>0.5时,由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了非化学计量产物,其结构上存在缺陷,电化学性能也随着衰减.
- 刘国强徐宁曾潮流杨柯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锂蓄电池正极材料LiV_3O_8的合成和充放电性能被引量:6
- 2002年
- 采用一种液相反应的方法合成LiV3O8化合物 ,首先由NH3·H2 O ,LiOH与V2 O5反应合成含有Li和V的反应前驱产物 ,然后在 180℃的真空环境中进行干燥处理 ,最后将此物质在 5 80℃温度下煅烧成最终产物。采用热重分析试验分析了反应的机理。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得到的物质与用传统合成方法得到的LiV3O8化合物的结构相比 ,在 (10 0 )方向上的衍射峰强度降低很多。在室温、恒电流为 3A/m2 条件下进行充放电试验 ,在 1.8~4.0V范围内 ,首次放电容量达到 2 30Ah/kg ,15周后仍能达到 2 10Ah/kg。
- 刘国强曾潮流徐宁高虹杨柯
- 关键词:锂蓄电池正极材料
- Pechini预燃烧法合成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被引量:5
- 2002年
- 采用Pechini法合成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2 O4,将生成的聚合物前驱体在开放的空气中点燃 ,燃烧后的粉料在 60 0~ 90 0℃中焙烧 6h得到最终产物。研究了nLi/nMn摩尔比例 (R)以及合成温度对合成产物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80 0℃焙烧 6h所得试样的初始容量和循环性能最好 ;当R =1.0 0 /2时 ,试样初始容量最高 (充电容量 13 8mAh/g ,放电容量 12 6mAh/g) ;R =1.10 /2时 ,试样的循环性能最好 (2 0次保持 94.7% )。
- 徐宁刘国强曾潮流吴维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
- 尖晶石型LiNi_xMn_(2-x)O_4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 2003年
- 采用Pechini法在 80 0℃空气中焙烧 6h制备LiNixMn2 -xO4试样 (x =0 ,0 .0 5 ,0 .1,0 .2 ,0 .3,0 .4 ,0 .5 )。经XRD测试表明除LiNi0 .5Mn1.5O4以外 ,其它的试样均为纯净的尖晶石结构。尖晶石LiNixMn2 -xO4试样电极在 3.3~ 4 .5V以及 4 .5~ 4 .8V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 3.3~ 4 .5V范围内 ,试样初始充放电容量随Ni元素掺杂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在 4 .5~ 4 .8V范围内 ,试样初始充放电容量随Ni元素掺杂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在 3.3~ 4 .8V范围内 ,试样总的初始容量基本不变 ;在 3.3~ 4 .5V范围内 。
- 徐宁刘国强曾潮流吴维
- 关键词: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