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国顺

作品数:74 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电气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军事

主题

  • 13篇电力
  • 11篇直流
  • 10篇电力系统
  • 10篇限流
  • 8篇短路
  • 7篇电弧
  • 7篇断路
  • 7篇断路器
  • 7篇开断
  • 7篇开关
  • 7篇舰船
  • 7篇触头
  • 6篇电机
  • 6篇电流
  • 6篇真空
  • 6篇介质恢复
  • 6篇分断
  • 6篇斥力
  • 6篇开断器
  • 5篇熔断

机构

  • 6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海军驻872...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军驻上海地...
  • 1篇海军驻武汉7...
  • 1篇海军驻武汉四...
  • 1篇海军驻438...
  • 1篇海军驻武汉4...
  • 1篇海军驻719...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常熟瑞特电气...

作者

  • 74篇徐国顺
  • 35篇庄劲武
  • 18篇张超
  • 17篇江壮贤
  • 16篇王晨
  • 15篇杨锋
  • 10篇毛海涛
  • 9篇刘路辉
  • 9篇武瑾
  • 8篇袁志方
  • 5篇张晓锋
  • 4篇范学鑫
  • 4篇李红江
  • 3篇戚连锁
  • 3篇李耕
  • 3篇陈亮
  • 3篇沈兵
  • 3篇焦少光
  • 3篇方伟
  • 2篇熊浩

传媒

  • 10篇海军工程大学...
  • 6篇低压电器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船电技术
  • 4篇中国高等学校...
  • 3篇2006年全...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低温与超导
  • 2篇高压电器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2篇船海工程
  • 2篇电器与能效管...
  • 2篇2007年亚...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爆炸与冲击

年份

  • 7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晶闸管过零关断零电压介质恢复阻断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分析晶闸管换流过零的暂态关断恢复特性影响因素,设计了晶闸管强迫过零关断后零电压恢复的试验电路。通过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晶闸管暂态恢复时间的两个重要因素,并且就通流大小、通流时间对晶闸管恢复时间特性具体产生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晶闸管通流幅值的增大与通流时间的增长均会对其恢复时间产生不利的影响。
方伟徐国顺王鸣光赵盼庆
新型高速触头驱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新型混合型限流断路器对机械触头机构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电磁斥力机构和永磁机构的新型高速机械触头机构。该机构在故障保护时,电磁斥力机构和永磁机构联合动作,驱动动触头快速分闸。永磁机构完成正常工况下触头的分、合闸驱动,并且提供触头在合闸状态的合闸压力及其在分闸状态的分闸保持力。研制了额定320V/3kA的高速触头机构样机,对样机进行仿真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样机初始分离时间为220μs,动触头完成20mm行程共用时7ms,触头平均运动速度为2.9m/s,其他各项指标也都满足混合型限流断路器要求。
徐国顺江壮贤庄劲武武瑾王晨刘路辉
关键词:永磁机构
基于遗忘策略的双群进化规划算法被引量:3
2005年
在分析导致进化规划算法早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忘策略的双群进化规划算法。在该算法中,进化在两个不同的子群间并行进行,其中一个子群使用遗忘策略不断淘汰和更新个体以实现在变量空间中足够分散的探索,另一个子群使用指数递减的高斯变异算子以实现在子群所在的局部尽可能细致搜索。通过种群重组实现子群间的个体与信息交流。基于典型算例的数字仿真证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徐国顺李红江丁永忠范学鑫
关键词:进化规划搜索
基于进化规划算法的舰船辐射噪声分类
神经网络分类器在舰船辐射噪声分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设计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规划算法的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进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不是取为神经网络分类器对训练样本的识别率,而是对训练样本的可分性和聚...
徐国顺向东殷虎
关键词:神经网络分类器进化算法舰船辐射噪声设计方法
新型直流真空断路器强迫换流分断特性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强迫换流原理的新型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是解决高上升率直流短路电流分断难题的有效方式。获知短燃弧、短间隙条件下真空开关大电流分断特性是快速直流真空断路器的研制基础。利用合成实验平台,研究了采用Cu Cr50平板型触头的真空开关,燃弧时间数百微秒,触头开距不足2 mm的条件下,分断20 kA左右电流的介质强度恢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开关分断电流17 kA时,以110 A/μs的速率换流过零后,经过41μs的近似零电压阶段的恢复,可以成功抗受10 kV/mm的电场应力,但延迟击穿重燃现象时有发生;分断电流21 k A时,电场应力不足5 kV/mm时,便会发生击穿重燃。通过触头结构设计,使开关分离拉燃电弧时形成双柱乃至多柱电弧成为改善真空开关分断特性的可行方法。
张超刘路辉徐国顺江壮贤
关键词:介质恢复微粒
新型3 kA触头机构的设计及温升分析
2012年
设计了一种混合型限流断路器用3 kA触头机构。在对动、静触头接触电阻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采用新型Ansys有限元软件对触头机构的3 kA通流温升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得到触头机构上的最高点温升为45 K,可满足相关标准对混合型限流断路器的温升要求。通流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宋义超徐国顺王晨张鹰
关键词:温升试验
对舰用监控系统中复杂多机通讯模式实现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结合舰船电力网络绝缘监测装置 ,提出了一种解决舰船监控系统中复杂多机通讯问题的方法 ,对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并给出了结论 .
顾伟峰庄劲武戚连锁徐国顺
关键词:舰船电力网络绝缘监测装置
小电流下真空电弧阴极斑点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构建了基于可拆卸真空灭弧室的真空电弧阴极斑点研究平台,触头材料为CuCr50,极间最大开距4.5mm.在极间无磁场影响的情况下,通过高速摄像机对阴极斑点进行拍摄,进行了大量小电流下阴极斑点的观测实验.结果发现:阴极斑点通常由多个微斑点组成,这些微斑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微斑点群;单个微斑点的维持通流范围为7-25A;单个阴极斑点的通流上限为100A;随着电流的增大,单个阴极斑点会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裂现象,最终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阴极斑点.
徐国顺吴国林庄劲武武瑾
关键词:真空开关阴极斑点
船用交流供电系统电容漏电流自动测量补偿方法
2003年
舰船交流供电系统中,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由于系统对地电容泄漏电流的存在,对电力系统供电安全带来隐患。本文针对舰船供电系统,提出了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对电网对地电容漏电流进行实时跟踪测量,利用磁阀式消弧线圈对其进行自动补偿的方法。
王凌波沈兵徐国顺
关键词:交流供电系统漏电流自动测量自动补偿
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触头技术——现状与发展被引量:34
2014年
基于强迫换流原理的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hybrid direct current vacuum circuit breaker,HDCVCB)是直流开断技术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参数设计及开断能力决定于真空灭弧室的特性。介绍了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的典型拓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对真空电弧理论和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的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直流分断中电流波形与交流中的正弦波不同、电流下降率大、燃弧时间可控等特点,得到了其分断能力与换流电流投入时电弧形态和电极状态密切相关的结论。对不同触头结构下的真空电弧形态演化规律,不同条件下的真空灭弧室的强迫换流分断特性与介质恢复规律等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直流真空灭弧室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刘路辉庄劲武江壮贤徐国顺武瑾
关键词:强迫换流真空电弧电弧形态介质恢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