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
- 作品数:167 被引量:1,047H指数:1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被引量:63
- 2012年
- 实验伦理学的一些研究发现,诸如上下、左右、高低、轻重、软硬、强弱、大小、远近、明暗、洁脏、甜苦、香臭、热冷等物理变量的改变与心理变量存在对应关系。物理变量的改变在具体情境中可使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使该类研究成为了实验伦理学领域中一个探索方向,我们将其命名为道德的心理物理学。这种借助物理变量来理解抽象道德概念的心理机制,涉及表征认知、隐喻认知和具身认知三种思维策略。基于计算机模型的表征认知与隐喻认知从概念层面上将物理变量与道德概念建立语义联系,而基于生物有机体模型的具身认知则通过具体的身体状态和动作的变化与道德概念建立联系。这三种认知方式形成的物理变量与道德概念之间联结成带有道德意涵的认知单元,它将作为认知过程的载体影响人类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同时,这种两阶段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人类的内在思维特性以及社会文化和历史时代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探索与跨文化分析,以期对个体的道德教育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 彭凯平喻丰
- 关键词:心理物理学道德情境
- 文化契约:意向与道德互依的商业交易
- 文化到底如何影响人们感知和理解契约关系这一问题涉及管理学、心理学和法律等广泛领域。作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的对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非法律专业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评论契约关系时文化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法律是否...
- 闫伟Justin D.Levinson彭凯平
-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契约法律国际事务
- 科技侵扰对情侣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科技从个体层面和社会互动层面带来诸多消极影响。科技侵扰是指,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科技产品的存在及其所蕴含的功能会对关系质量产生显著的消极作用...
- 项珵刘啸莳安子豪彭凯平
- 关键词:信任感
- 集体主义促进亲社会正义感:共同责任的作用
- 2025年
- 以往的正义研究受个人主义影响,过于关注个人权利和利益,以致忽视了关切他人不公遭遇的亲社会正义感。研究基于人类被试的问卷调查、启动实验以及大语言模型的角色扮演,探讨了集体主义与亲社会正义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类被试的集体主义特质(研究1)正向预测亲社会正义感,共同责任(而非规范服从)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文化启动(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验证了集体主义与亲社会正义感的因果关系以及共同责任的中介效应(研究2)。进而,大语言模型角色扮演(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重复验证了上述结果(研究3)。此外,不公反应视角对集体主义与亲社会正义感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相对于目击者视角,集体主义对得利者、过错者视角下亲社会正义感的影响更大(研究2~3)。总之,我们通过多种方法检验了集体主义对亲社会正义感的促进效应,是正义研究从权利到责任转型的重要探索,这对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后个人主义社会和智能时代培养他人取向的亲社会正义感具有重要启发。
- 吴胜涛高承海胡琬莹王宁彭凯平
- 关键词:集体主义
- 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88-2009被引量:18
- 2010年
- 使用1988-2009年21年间的22组数据,以横断历史研究的元分析方法,研究了7 824位铁路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这些数据都使用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心理健康的考察工具。结果发现:(1)铁路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21年间总体平稳。(2)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机车司机和列车员是铁路员工中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群体。(4)男性铁路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性。最后,集中讨论了影响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建立铁路员工帮助计划的设想。
- 衣新发刘钰廖江群窦东徽彭凯平
- 关键词:铁路员工心理健康SCL-90横断历史研究
- 道德困境之困境——情与理的辩争被引量:46
- 2011年
- 道德判断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评价性活动之一,但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作用争执不休。从休谟和康德的哲学论争到发展心理学家对道德推理的关注,直至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对情绪的重新审视,道德判断的决策机制已经演变为多种模型相互竞争的局面。在回顾和分析道德判断各种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情绪和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为今后应当更多地关注道德推理的实际作用,并当运用更为先进的操纵手段,同时注重情境的影响来考察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问题。
- 喻丰彭凯平韩婷婷柴方圆柏阳
- 关键词:道德道德判断道德推理情绪双加工理论
- 算法歧视比人类歧视引起更少道德惩罚欲被引量:20
- 2022年
- 算法歧视屡见不鲜,人们对其有何反应值得关注。6个递进实验比较了不同类型歧视情境下人们对算法歧视和人类歧视的道德惩罚欲,并探讨其潜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相对于人类歧视,人们对算法歧视的道德惩罚欲更少(实验1~6),潜在机制是人们认为算法(与人类相比)更缺乏自由意志(实验2~4),且个体拟人化倾向越强或者算法越拟人化,人们对算法的道德惩罚欲越强(实验5~6)。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们对算法歧视的反应,并为算法犯错后的道德惩罚提供启示。
- 许丽颖喻丰彭凯平
- 关键词:道德惩罚拟人化
- 基于语言使用偏好的心理弹性水平预测
- 心理学家对与心理现象有关的自然语言习惯的偏好或模式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而据我们了解,这个领域很少有研究重视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心理弹性通常是指人们在遭受逆境后保持正常社会功能的能力,与积极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在我们的实验...
- 李思佳倪士光彭凯平
- 关键词:心理弹性自然语言处理
- 智慧时代的螺丝钉:机器人凸显对职场物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在“工具人”“打工人”“社畜”等流行语风靡职场的当下,职场物化已然成为了一个亟需探讨的话题。而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人在职场中的使用日益增多,机器人产生的职场效应也值得关注。因此,本项目旨在探讨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机器人渗入职场是否会产生或加重职场物化现象。基于群际威胁理论和补偿控制理论,我们假设职场中的机器人员工凸显会增加职场物化。项目采用实验、大数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考察机器人员工的凸显是否会增加职场物化,初步验证影响效应;然后探讨机器人影响职场物化的中介机制,试图发现感知威胁和控制补偿的链式中介效应;最后从个人、机器人和环境三方面分别考察其对机器人影响职场物化的调节作用,并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讨对职场物化的干预策略。对本项目的探索有助于结合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人发展背景,前瞻性地了解人工智能在职场中可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 许丽颖喻丰彭凯平王学辉
- 关键词:机器人道德
- 自我损耗研究方法述评被引量:22
- 2013年
- 个体在自我控制的同时,要为每次控制付出代价,产生自我损耗,导致随后控制失败。本文回顾了双任务范式中诱发、测量、克服自我损耗的方法,认为未来研究应探索任务的有效性,多采用三任务范式。
- 董蕊张力为彭凯平喻丰柴方圆
- 关键词: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