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震颤分析对早期帕金森病震颤和生理性震颤的鉴别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震颤分析对早期帕金森病(PD)震颤和生理性震颤的鉴别。方法以14例PD患者(PD组)和9例生理性震颤者(生理性震颤组)为研究对象,将小加速器记录仪(Acc)电极贴附在手背中央掌骨末端处,同时将肌电图(EMG)表面电极置于前臂的伸肌和屈肌,分别在无负重和负重1000 g的条件下记录震颤图形和肌电活动30 s,并对震颤频率及与震颤相关的肌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c检测显示:PD组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震颤频率在有无负重条件下无明显改变;生理性震颤组主要为姿势或动作性震颤,负重条件下,震颤频率明显减低(P<0.01),震颤幅度有下降趋势。EMG显示:PD组可见与震颤相关的峰值肌电活动。结论Acc与EMG结合有助于临床鉴别早期PD震颤和生理性震颤。
- 黄东雅张金刚孙慧
- 关键词:震颤肌电图
- 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07年
-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较动脉狭窄更危险的因素。本文综述了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病理特征、发生机制、相关因素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相关性,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影像学方法在检测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 张金刚黄东雅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颈动脉超声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脑梗塞后DNA损伤修复与NADPH-d阳性神经元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脑缺血缺氧可引起神经元氧化DNA损伤,在一定时间内这种损伤可以得到修复。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建立了用大肠杆菌核苷酸外切酶Ⅲ敏感位点法(EXOSS)定位检测这一过程,并发现在脑组织不同部位DNA损伤修复的表现不一,推测...
- 黄东雅张金刚
- 关键词:NADPH-D阳性神经元DNA
- 文献传递
- 上海浦东地区50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GPIa C80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青年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遗传基因有关,本文旨在探讨上海地区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基因GPIa C807T多态性与50岁以下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立1个病例组(A组)和2个对照组(B、C组),...
- 张金刚鲍欢徐霞红左联徐晓云黄东雅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