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启林
- 作品数:145 被引量:1,920H指数:2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宜兴地区土壤pH值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被引量:18
- 2018年
- 对宜兴地区2004、2009和2015年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土壤pH值变化于3.53~8.86之间,其中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砂岩地层分布区,微碱性土壤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层分布区,平原区土壤以微酸性为主,反映了成土母质、地形地貌对土壤pH值的影响。对比研究表明,过去6年间宜兴地区有49.77%的土地pH值处在下降之中,有23.53%的土地pH值处在上升之中,只有26.70%的土地pH值基本没有变化。由于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改变,本区土壤酸化受酸雨沉降影响明显。在成土作用、酸雨沉降、农耕等多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平原区表层土壤要比底层土壤pH值低1.2左右,表层土壤酸化主要发生在耕作层,深度在30 cm左右,底层土壤基本为中性。总体来看,宜兴地区10多年来表层土壤呈酸化趋势,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继续下降的可能性很大。
- 潘永敏华明廖启林许书刚张于翟辉
- 关键词:土壤PH值影响因素
- 新疆北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初探被引量:25
- 2000年
- 产于晚古生代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新疆北部近期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金成矿类型。通过对本区部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容矿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REE分布模式、硫同位素、氢同位素、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分析与对比.讨论了其基本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并揭示了本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我国东部地区某些产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同类型金矿床在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的一些差异。
- 廖启林戴塔根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金矿床低温热液矿床成矿
- 新疆北部几个金、铜矿区中酸性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被引量:3
- 2003年
- 通过对新疆北部喇嘛苏铜矿、阔尔真阔腊金矿、乔夏哈拉铜(铁)金矿、老山口铜金矿、喀拉萨依铜金矿、野马泉金矿及阿克塔斯金矿等金、铜矿区内有关中酸性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每个金、铜矿区内有关岩体的REE分布型式,探讨了各矿区中酸性侵入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依据中酸性岩体与金、铜成矿的时空分布关系,分4种类型讨论了不同岩体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比了各自岩体与围岩、岩体与矿石的REE特征的差异,分析了这些差异与金、铜成矿的关系,认为Eu亏损强烈的、相对富集LREE的中酸性小岩体与金、铜成矿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
- 廖启林赖健清
- 关键词:酸性侵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铜矿床
- 准噶尔北部主要金矿类型及其成矿环境初探被引量:3
- 1999年
- 新疆准噶尔北部产有各种类型的原生金矿床, 本文将其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浅成岩蚀变岩型、变质热液改造型等成矿类型. 本区金矿主要受控于晚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石炭纪-二叠纪为其最主要的成矿时期, 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
- 廖启林刘悟辉戴塔根胡云峰
-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类型成矿特征成矿环境成矿模式
- 一种通过深翻耕解决镉污染耕地被弃耕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深翻耕解决镉污染耕地被弃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耕地土壤污染深度,污染聚集在20cm以浅、40cm以上土质相同的耕地土壤进行深翻耕;步骤2、选定合适的深翻耕设备,确保单片犁刀垂直切深...
- 廖启林范健许伟伟任静华郝社锋李文博刘玲崔晓丹徐宏婷刘玮晶
- 一种清除农田中残留镉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助大生物量植物柳树吸收、清除农田中残留镉的方法,属于农用地土壤镉污染修复与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镉污染农田进行翻耕、碎土和整平;2)将柳树插条插栽至所述镉污染农田中,所述柳树插条的品...
- 廖启林朱锦旗郝社锋任静华许伟伟范健刘玲崔晓丹葛礼强
- 文献传递
-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江苏省溧水县为例被引量:4
- 2006年
-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在常规考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土壤肥力、立地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对不同评价因子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如内梅罗指数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评价因子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进行综合指数的计算,科学评价了溧水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溧水县土壤环境质量为一级、二级的土壤分别占总面积的26%和58%,三级、四级和五级的土壤加起来约占总面积的16%。GIS强大功能支持下的综合评价方法,较常规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 许端阳姜小三潘剑君廖启林邹松梅吴新民
-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土壤环境质量
- 扬中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被引量:27
- 2006年
- 对扬中地区主要农田土壤进行了采样监测,按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的8个重金属污染指标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扬中农田土壤均受到重金属轻污染,其中Cd、Hg污染主要与化肥、农药等大量施用有关;As、Pb、Cu、Zn污染可能与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有关;而Cr、Ni污染主要与长江石灰性冲积母质特征有关。结合1990年的土壤数据,计算了重金属的累积速率,反映近年来重金属的不断输入。污染区的农产品生态效应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已经威胁到农产品安全。
- 黄顺生廖启林吴新民朱佰万颜朝阳张祥云陈宝
-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
- 关于建立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思考被引量:1
- 2005年
-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方法及应用,指出了现有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立足于土壤、水、气、生物等系统环境,提出了江苏省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 胡冠九柏仇勇黎刚陈素兰周春宏常卫民范迪富廖启林
- 关键词: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
-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富硒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江苏省里下河平原区所积累的有关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通过元素分布对比、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系统探讨了该区富硒土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为合理开发利用第四纪沉积类型的富硒土地资源等提供了依据或线索。研究结果显示:里下河富硒土壤为典型的第四纪沉积成因,富有机质、偏还原的封闭的潟湖相沉积环境是形成局地富硒土壤的基础;富硒土壤特征元素组合为Se-OM-N-K-Fe-Co,主要位于地表30 cm以上深度,Se含量多为(0.3~0.4)×10^(-6),分布均匀;土壤中大多数元素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Se-OM、Se-CEC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0.66,Se和pH之间有较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5;富硒土壤形成要经历成土母质初始富集、成土期间再富集和成土后表生富集3个富Se阶段,以及非潟湖相沉积物(如海相沉积等)的干扰,有机质吸附、胶体吸附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是导致土壤Se富集的主要原因;富硒土壤中还伴有Cu、Pb、Zn、Ni、Co、V等相对富集,但相关重金属未超标。
- 廖启林廖启林许伟伟黄顺生金洋许伟伟汪媛媛崔晓丹周强
- 关键词: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