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控胶囊内镜与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的荟萃分析
- 吴双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物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比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endoscopicresection,STER)与其他治疗方式在治疗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结果差异,探讨STER的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回顾2012-11-01/2018-03-01期间,因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行切除治疗的121名患者,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胸腔镜切除(thoracoscopic enucleation, TE)组与内镜切除(endoscopic resection, ER)组在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与TE组在整块切除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STER组肿瘤直径(2-40 mm,平均17.68mm)比TE组肿瘤直径(5-80 mm,平均20.33 mm)小,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229);而STER组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组的对比中发现,两组在肿瘤直径、整块切除率和患者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STER组的整块切除率低于外科组和ESD组,但平均随访22.4 mo(3-60 mo),三个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STE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手段,对于≤4cm的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我们推荐优先考虑STER切除.
- 张明月吴双郭秀颖徐红
- 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62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完整切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s)不完整切除的危险因素,并为其不完整切除后处理提供临床治疗建议。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2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病变浸润深度(P<0.05)及病变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P<0.05)是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P=0.031)以及病变浸润至黏膜下层(P=0.014)是影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浸润深度至黏膜下层及病变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等因素与ESD不完整切除有关,充分评估ESD术前肿瘤无淋巴、血管转移,ESD不完整切除术后,可考虑密切随访。
- 袁娇平马党吴双李福冬朱鹤徐红
- 经鼻肠梗阻导管在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5
- 2010年
- 王丽波何平吴双刘玉佳
-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术后
- 内镜发现Zenker憩室一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患者男,47岁,德国人,因间歇性进食哽咽感伴口臭、夜间反流、进食时偶有颈部特殊"咯咯"响声5年,曾就诊于国外7家医院末能明确诊断,近日上述症状加重,遂于2008年12月9日于我院内镜中心就诊.年轻医生反复插镜失败,找不到食管入口,上级医生会诊发现食管入口处一大小约2.5 cm×3.0 cm巨大广口较深憩室,底部光滑,未见食物残留,并见散在片状浅溃疡,表面被白苔,食管入口在憩室旁呈裂隙状,憩室口黏膜色同食管正常黏膜,经仔细辨认,内镜经食管、胃到达十二指肠降部.
- 徐红陈更吴双徐为然何平张帆
- 关键词:ZENKER憩室内镜中心食管入口十二指肠降部年轻医生德国人
- 十二指肠Brunner腺错构瘤二例被引量:1
- 2017年
- 例1 男,57岁,自觉咽部异物感8个月。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活组织病理检查示:黏膜慢性炎症伴腺体增生。
- 刘健赵卓吴双徐红唐彤宇
- 关键词:BRUNNER腺错构瘤活组织病理检查咽部异物感腺体增生慢性炎症
-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IC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44例和中青年组29例,比较两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范围、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老年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二聚体较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住院时间较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结论老年IC患者病因多,疾病活动程度较中青年组重,住院时间延长。
- 李亚军吴双唐彤宇何川李玉琴
-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