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战红
-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浅谈反例法在微分中值定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不仅要正确使用正面的例子加以阐述,还要重视反例的应用.在高等数学微分中值定理的学习中,学生很难抓住概念的本质特性,不能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构造和应用恰当的反例,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学会构造恰当的反例是一项必要的数学技能,应该将反例的构造训练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从微分中值定理的教学角度出发阐述反例法的运用,说明适当的反例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 牛雪娜史战红朱亚莉
- 关键词:反例中值定理教学
- 广义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被引量:3
- 2010年
- 把完备信息系统、不完备信息系统、序信息系统、覆盖信息系统等常见信息系统统称为广义信息系统,采用新的知识表达形式将其知识结构进行统一表示,特别是将覆盖信息系统纳入了广义信息系统的框架之中。在广义信息系统中引入粒度熵的概念,对属性的重要性给出度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广义信息系统属性约简的启发式算法,进而得到广义信息系统的知识约简,并给出了若干算例。
- 巩增泰郭永平史战红
- 关键词:粗糙集属性约简
-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达峰情景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频发,各城市有效推进碳减排已刻不容缓,尤其是黄河流域的资源型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耗能、高排放的资源产业,使得减排降碳任务更为艰巨.本文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数据,首先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进行因子选择,从影响碳排放的多种影响因素中提取重要信息,找出后验概率值大于50%时的几个变量作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其次,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结合情景分析法,在基准情景、政策导向型情景和科技驱动型情境下,构建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预测不同情境下各地区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煤炭消费量、城镇化率、水泥产量、人均GDP、天然气消费量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是影响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政策导向方案和技术驱动方案,可以发现政策导向方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技术驱动的碳减排效果更加快速和明显,基准情形下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难以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
- 施晓燕赵有益王音璠史战红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情景模拟
- 基于覆盖的区间值粗糙模糊集模型被引量:5
- 2008年
- 将粗糙集与区间值模糊集相结合便可得到区间值粗糙模糊集.通过将经典粗糙集模型中论域上的等价关系用论域的覆盖来替换,建立了基于覆盖关系的区间值粗糙模糊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下的一些基本性质.
- 史战红巩增泰
- 关键词:粗糙集区间值模糊集
- 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提出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时应注重数学史的渗透,教学应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将数学实验融入教学中。同时认为,编写适合学生所学专业的高质量教材、改革考核方法、进行阶段性归纳复习、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史战红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基于BOPPPS模型的“概率统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为了探索有效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BO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了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假设检验第一节的内容为例,实践了该教学模型,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帮助教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案.
- 张定海赵有益史战红秦丽娟杨习清
-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
- 基于线性趋势拟合模型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农牧民收入预测分析
- 2021年
- 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2008—2017年农牧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天祝藏族自治县和甘肃省总体农村居民家庭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均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利用线性趋势拟合模型,对2008—2017年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农牧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未来5年的收入趋势作出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得出天祝县农牧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趋势,到2021年有望突破9000元,预测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出台相关少数民族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 牛雪娜史战红杨娟
- 关键词:农牧民收入
- 信息化背景下应用随机过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2024年
- 在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应用随机过程课程的现存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信息化辅助教学、综合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并结合“立足兴趣点,着眼需求”“加强概念逻辑图和类比教学应用”“注重软件及教学平台运用”以及“构建多维度立体化评价机制”几个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以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 马钰史战红周生伟程晓燕
- 关键词:问卷调查应用随机过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 黄土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驱动着草地生产力的变化,厘清驱动黄土高原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具体因素是理解和掌握该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关键。文章使用MOD17A3 NPP数据分析了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动态,并收集表征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14个因子,以生物气候带为研究尺度,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研究区草地NPP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NPP总量以平均每年9.6×10^(5) t的速度增加,空间上NPP呈显著增加(P<0.05)趋势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94%,草地NPP年增加率呈沿生物气候带从东南到西北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荒漠带上,城镇化、降水量和湿度因素驱动草地NPP总量变化,城镇化因素贡献的效应大小约为其他2个因素的2倍;荒漠化草原和典型草原2个带联合的区域上,城镇化、第一产业水平、降水量、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和湿度等因素对草地NPP总量变化均产生影响,其贡献效应大小依次为:2.558、1.159、0.930、-0.676和0.611;森林草原带上,城镇化、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降水和气温等因素对草地NPP总量都产生显著影响,城镇化因素贡献的效应大小分别约为后3个因素的2倍、3倍和5倍。总之,城镇化的发展是驱动黄土高原地区草地NPP总量变化的主导因子,并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本地区草地NPP总量的增加。研究结果为理解黄土高原植被动态变化机制以及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魏建洲牛雪娜史战红王祥生张美玲
- 关键词:黄土高原归因分析城镇化
- 基于粗糙集属性重要度的TOPSIS方法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结合粗糙集中的属性重要度,给出了基于粗糙集属性重要度的TOPSIS方法,说明决策者可以根据论域上不同的属性而得到的知识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从而作出最后的决策.
- 连玉平史战红
- 关键词:粗糙集属性重要度TOPSIS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