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血清结合甘胆酸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 1996年
- 研究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ICMVH)时血清结合甘腿酸(SCG)的变化及意义。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ICMVH20例,分为4期(急性期、临床好转期、临床痊愈期和痊愈后1个月)、2组(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组)和2型(重型和普通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CG,血清总胆红素(STB)和谷丙转氨酶(SGPT)用常规方法检测。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ICMVH患儿4期SC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其两组间和两型间各自相比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SCG变化早于SGPT。当SGPT正常时仍有77.8%的患儿SCG高于正常。结论ICMVH时SCG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对肝细胞生理功能是否恢复正常的评估优于SGPT。
- 吴成华山李林杨泽玉董杨叶学良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结合态甘胆酸婴儿
- 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被引量:52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正确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6所医院进行前瞻性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研究,通过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问卷调查及3个月的治疗随访,了解我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结果实际入组病例数1505例,合格病例1470例,合格率97.67%。位于病因构成比前4位的分别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84例(39.73%)、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41例(16.39%)、哮喘合并感染164例(11.16%)、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151例(10.27%)。1岁以下患儿的首位病因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40.00%)。多病因的慢性湿性咳嗽有效病例数483例,占总病例数33.74%,其主要病因是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16.39%。华东、北方、南方3个地区首位病因均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其他病因在不同年龄的分布存在差异;不同病因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同一种病因则呈现季节性变化。结论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感染、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1岁以下患儿首位病因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在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不尽相同。
- 无陈强胡次浪申昆玲贾春梅刘恩梅沈照波张建华覃敏郭彤华山殷勇刘红霞孙萍唐素萍胡晓光董晓艳刘瀚旻沙莉李晶郑湘榕韩志英吴星东徐迎春郝创利宋瑜欣安淑华陈艳萍
- 关键词:构成比慢性儿童
-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意义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肺功能仪和Super-spiro软件分别测定哮喘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发作期及缓解期大气道功能均以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敏感,小气道功能以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敏感,缓解期大部分患儿小气道功能仍有轻度损害。结论小气道功能在病情判定、疗效观察及随访中有重要意义。
- 华山魏文吕敏
- 关键词:哮喘肺功能儿童
- 婴儿肝炎综合征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 1997年
- 用放免法测定4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下称IHS)患儿血清透明质酸(下称HA)。结果显示IHS血清HA明显增高,且重型组在临床各期均显著高于普通型组(t=7.53、4.07、3.38,p均<0.01),HA变化与血清丙氨基转移酶(下称ALT)改变相一致,但当ALT正常及痊愈后一个月时仍有66.7%和44.6%的患儿血清HA高于正常。提示IHS时血清HA的测定对临床判断病情轻重、估价肝功能恢复程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 吴成华山李林杨泽玉
- 关键词:透明质酸肝炎综合征婴儿
- 肺炎时急性时相蛋白的变化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测定了127例小儿肺炎时急性时相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血清前白蛋白(PA)的测定对小儿肺炎时病情轻重的演变、预后的判断和治疗的指导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G)的测定可被认为是反映肺部炎症的有用指标,并且有助于判断感染是否被控制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和决定疗程。
- 吴成华山李林
- 关键词:肺炎前白蛋白
- 普米克万托林联合吸入治疗毛支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对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联合吸入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6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吸入普米克令舒(对照组)和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观察组),对其症状缓解的时间进行统计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极其显著。结论: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有其明显的优越性。
- 华山
-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毛细支气管炎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评价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14年
- 选取过敏性紫癜(HSP)患儿301例,将患儿分为单纯HSP组和紫癜性肾炎(HSPN)组,HSPN组再根据蛋白尿严重程度及肾脏病理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及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差异,同时比较Cys C水平在HSPN组肾功能不全分级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单纯HSP组及HSPN组之间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病理分级不同,CCr、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患儿肾功能不全1、2、3期之间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患儿蛋白尿正常组、轻度、中度、重度各组之间CCr、SCr及Cys C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曹芳邓芳董扬华山
- 关键词:胱抑素C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肾脏病理
- 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意义
- 1997年
-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8例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sIL-2R水平。结果表明:病毒感染急性期,sIL-2R水平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则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患儿sIL-2R水平的高低与感染的病毒类型无关。提示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sIL-2R水平的动态观察对监测患儿的病情、疗效及转归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俞慕华吴成龚蕴贞华山华山华山黄升海
- 关键词:肺炎病毒性受体白细胞介素2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急性时相蛋白的变化
- 1998年
- 杨泽玉李林吴成华山
- 关键词:中枢神经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急性时相蛋白
-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加孟鲁司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对痊愈出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加孟鲁司特治疗,观察该方法预防病后喘息再发作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将100例痊愈出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跟踪随访1年,观察并统计两组在观察期内喘息再发作的病例、发作次数及持续的时间。结果治疗组出现再发喘息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加孟鲁司特预防毛细支管炎后反复喘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作为预防毛细支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 徐凤琴毕良学华山张琪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婴幼儿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