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51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燃烧
  • 13篇同位素
  • 8篇碳同位素
  • 8篇燃烧室
  • 7篇气轮机
  • 7篇燃气轮机
  • 7篇化合物
  • 6篇烃类化合物
  • 6篇类化合物
  • 6篇高真空
  • 5篇同位素组成
  • 4篇单分子
  • 4篇色谱
  • 4篇气中
  • 4篇萃取
  • 4篇微萃取
  • 4篇分子
  • 4篇NOX排放
  • 3篇氮氧化物
  • 3篇岩石

机构

  • 51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1篇刘艳
  • 17篇李中平
  • 16篇李立武
  • 15篇邵卫卫
  • 14篇熊燕
  • 12篇肖云汉
  • 11篇邢蓝田
  • 11篇曹春辉
  • 8篇张哲巅
  • 7篇妥进才
  • 7篇杨辉
  • 6篇徐祥
  • 6篇王先彬
  • 6篇张明峰
  • 6篇王作栋
  • 5篇吴陈君
  • 4篇杜丽
  • 4篇黄明明
  • 3篇熊德明
  • 3篇吴应琴

传媒

  • 5篇燃气轮机技术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煤炭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计测技术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科技纵览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类脂物GDGTs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标与我国西北干旱化关系研究
王永莉吴应琴何大祥刘艳
通过对临夏盆地新生代约30Ma以来有精确年代控制的几乎连续完整的沉积地层序列沉积物中类脂化合物GDGTs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指标的系统研究,获取中国西北干旱环境演化GDGTs环境参数变化曲线,并与分子化石记录的干旱事件研究相...
关键词:
一种可分离混合气体中氢气与甲烷并测定氢同位素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气地球化学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分离混合气体中氢气与甲烷并测定氢同位素的装置和方法,包括气体进样口,干燥单元,氢气吸附分离单元,定量环,抽真空单元和同位素测定单元;所述气体进样口,干燥单元,氢气吸附分离单元,定量...
邢蓝田李中平徐丽王凯文刘艳闫灿灿
一种微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富集及进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富集及进样装置,即进样器固相萃取装置。包括进样器、三通阀、取样针以及加热装置,取样器包括外套筒以及推拉杆,推拉杆的一端上设置有活塞,且推拉杆具有活塞的一端套接在外套筒的内腔中;进样器通...
李中平闫灿灿邢蓝田刘艳曹春辉李立武王作栋杜丽杨辉
文献传递
高真空与脉冲放电气相色谱联用装置研发及其在岩石脱气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岩石中气体化学组成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载气保护下的岩石脱气,过程比较复杂;高真空下岩石脱气的气相色谱分析报道较少,一般不能测量气体的总量;真空脱气质谱法对于分子量相近的气体,很难进行测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制了高真空岩石样品脱气分析装置,该装置真空度<10-4Pa,空白样品压强<0.1 Pa,N2含量测量精度为0.63%,标准温压下最少可测样品量<1 mm3。将其与带脉冲放电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联用,实现了岩石脱气及其微升量级气体化学组成的高灵敏气相色谱分析。利用本系统分析了五大连池火山岩、松辽盆地储层岩石和四川盆地页岩样品中释放的气体,结果表明:相比以往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该系统能够直接测量岩石脱出气体的总量,分段加热脱气分析样品用量更少,气体组成分析灵敏度更高,检测的主要成分是岩石脱气常见的成分,针对性较强。
李立武刘艳王先彬张铭杰曹春辉邢蓝田李中平
关键词:幔源岩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天然气中微量烃类单分子氢同位素组成被引量:4
2016年
将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与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GC—IRMS)联用,通过分析涂层类型、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及化合物同位素的影响,优化操作条件,实现了天然气中微量烃类化合物单分子氢同位素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PDMS/DVB/CAR)对天然气中微量烃类的萃取效果最好,灵敏度高;(2)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优化的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为30℃,萃取时间为60min;(3)萃取过程对同位素的影响不大,所得氢同位素组成与样品真实值偏差小于等于5‰,样品氢同位素组成未发生明显的分馏。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于天然气同位素分析,所得化合物(C_1—C_9)单体氢同位素比值标准偏差小4‰,满足实验要求,证明SPME—GC—IRMS方法的准确高效。
王希彬李中平张铭杰邢蓝田曹春辉刘艳李立武
关键词:氢同位素固相微萃取
一种微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富集及进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富集及进样装置,即进样器固相萃取装置。包括进样器、三通阀、取样针以及加热装置,取样器包括外套筒以及推拉杆,推拉杆的一端上设置有活塞,且推拉杆具有活塞的一端套接在外套筒的内腔中;进样...
李中平闫灿灿邢蓝田刘艳曹春辉李立武王作栋杜丽杨辉
文献传递
燃气轮机燃烧场热声振荡的测试研究进展
2024年
氢燃料燃气轮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氢燃料特别是绿氢能源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由于氢能燃烧化学反应速率较快、燃烧速度高,容易引发热声振荡现象。热声振荡是声波与热释放在相位差小于90°时耦合作用的结果,该现象会对燃气轮机造成疲劳损伤,甚至损坏部件,热声振荡的诱因包括火焰热释放波动、声压脉动、燃烧室内流场波动等,对这些参量的耦合研究可加深对热声振荡的认识,为预测热声振荡提供理论基础。热声振荡研究涉及到的测试参量包括动态压力、火焰热释放、温度、当量比、速度,对应的测试手段应具备高频测量的能力。动态压力的测试手段主要包括压力传感器和麦克风,由于压力的时域响应快,动态特征明显,是热声耦合作用的关键参量,研究最为广泛。火焰热释放主要使用OH*化学发光或者荧光信号来进行表征,测试手段包括图像增强型高速相机(ICCD)、光电倍增管(PMT)、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等。温度测量除了常用的热电偶,光学诊断技术有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PLIF、拉曼光谱(RS)等。当量比作为对燃烧有直接影响的参量,烟气分析仪等传统手段难以进行动态测量,早期使用当量比波动方程来进行评估,后来发展的TDLAS、PLIF、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等光学测试技术都具备获得当量比动态波动的能力。速度脉动是直接作用于热声振荡的参量,测试技术包括一维的双麦克风测速、热线风速仪、激光多普勒测速(LDV),以及多维的粒子图像测速(PIV)、纹影等。至今为止,关于热声振荡测量的大部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列举了这些燃烧诊断技术的原理以及在热声振荡或不稳定燃烧现象中的应用,并且总结了热声振荡测试的发展与展望。
刘艳杨小帆熊燕熊燕成泽牧邵卫卫徐祥
关键词:燃气轮机热声振荡吸收光谱辐射光谱散射光谱
交叉射流分级燃烧器中CH_4柔和燃烧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柔和燃烧具备燃烧稳定、烟气出口温度均匀、NO和CO排放低的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燃气轮机燃烧技术。因此,开展柔和燃烧技术应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探索研究非常必要。烟气温度、氧浓度及其与新鲜空气的掺混对柔和燃烧的发生及燃烧性能有重要影响。为此,基于轴向分级概念建立燃烧器,通过精确控制烟气回流比例和当量比使得烟气的流量、温度、氧浓度连续可调,设计合适的燃烧器结构型式使得烟气在掺混区和燃料、空气以交叉射流方式掺混。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的方法,从流动、热力学角度研究分析了回流比例、当量比对OH﹡分布、火焰稳定性、NO/CO排放等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实验以甲烷为燃料,在回流比例r 0.5、当量比0.6工况下获得最佳的污染物排放性能:NO为6 mg/m3,CO为5 mg/m3。研究结果将为柔和燃烧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黄明明邵卫卫刘艳熊燕张哲巅肖云汉
关键词:分级燃烧
一种天然气中系列烃类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方法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的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中系列烃类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对天然气样品中系列烃类化合物进行固相微萃取富集;步骤B,烃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对未知烃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步骤...
李中平李立武邢蓝田刘艳王作栋曹春辉杜丽杨辉
文献传递
利用等离子体旋流器调控旋流扩散火焰被引量:1
2011年
阐述了等离子体旋流器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等离子体旋流器调控旋流扩散火焰的可行性.等离子体旋流器由多对交错布置在燃烧器扩张段两侧的电极组成,通过电离空气产生活性自由基,同时能够促进空气旋流,可以起到增强燃烧稳定性作用.实验中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试系统观测到随着等离子激励功率的增强,火焰反应区逐步变宽,这表明等离子体旋流器起到了调控旋流扩散火焰的作用,等离子体旋流器的设计思路可行.
李钢邵卫卫徐燕骥胡宏彬刘艳聂超群朱俊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