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顺
- 作品数:43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N-硝基-L-精氨酸甲酯对大鼠实验性隐睾生精细胞凋亡及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实验性隐睾生精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方法手术建立大鼠单侧隐睾模型,实验分为隐睾组、隐睾+L-NAME组[术后腹腔注射溶于生理盐水的L-NAME 50 mg/(kg.d)]、隐睾+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7 d后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NOS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精细胞凋亡,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基因表达变化。结果隐睾组和隐睾+生理盐水组之间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隐睾+L-NAME组隐睾凋亡细胞百分比和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隐睾组及隐睾+生理盐水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隐睾组及隐睾+生理盐水组最高,假手术组次之,隐睾+L-NAME组最低。结论隐睾生精细胞Bax表达增加,L-NAME可通过下调Bax的表达抑制隐睾生精细胞凋亡。
- 谢远杰李美香赖琼龙治峰刘月顺贺丽萍
- 关键词:生精细胞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 L-精氨酸与N-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对雄性大鼠睾酮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阐明一氧化氮(NO)对男性生殖轴中睾丸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于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0~210mg/kg)的L-ARG(L-arginine,L-ARG,NO前体)与L-NAME(Nw-nitrio-L-arginine-mythel-ester,L-NAME,NO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0~70mg/kg),每天一次,共8天,最后一次注射后1小时采血 然后将SD大鼠分成4组,分别注射同一剂量的L-ARG(160mg/k8)、L-NAME(50mg/kg)、L-ARG+L-NAME和生理盐水,每天一次,注射13天,每隔3~4天采血一次。用放射免疫同步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含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L-ARG对睾酮分泌具有抑制作用(P<0.01),而L-NAME则促进睾酮的分泌(P<0.01),两者都具有时间依赖性,并与剂量高度相关。L-ARG和L-NAME混合注射时,睾酮的含量与生理盐水注射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NO对雄性大鼠的睾酮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 贺丽萍罗红梅李美香田英刘月顺龙治锋
- 关键词:一氧化氮睾酮放射免疫
- L-NAME对实验性大鼠隐睾生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2004年
- 目的:研究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实验性大鼠隐睾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下腹正中切口切断左侧睾丸引带,用5-0尼龙线将左侧睾丸固定于腹后壁,切断右侧睾丸引带后将右侧睾丸还纳入阴囊后关腹,术后第一天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 谢远杰贺丽萍李美香赖琼龙治峰刘月顺
- 关键词:实验性大鼠L-NAME生精细胞凋亡隐睾腹腔内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酯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鼻咽癌癌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间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寻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性间质蛋白,首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纯化鼻咽癌癌细胞和间质细胞,再利用二...
- 李美香谢远杰石金凤张晓红赵国军黄欣琼刘月顺龙治峰
- 关键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癌细胞间质细胞PERIOSTIN比较蛋白质组学
- 文献传递
- 核内M-CSF对NIH3T3细胞内微丝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建立M-CSF核内稳定表达的NIH3T3细胞系,探讨核内M-CSF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经脂质体介导核内定位表达重组体pCMV/M-CSF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后,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分布,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细胞微丝测定M-CSF进入细胞核后对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RT-PCR结果显示转染pCMV/M-CSF的NIH3T3细胞能稳定表达M-CSFmRNA;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表达的M-CSF定位于NIH3T3细胞核。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显示转染pCMV/M-CSF的NIH3T3细胞内微丝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结论核内M-CSF可引起NIH3T3细胞内微丝数量减少,排列紊乱。
- 张晓红唐圣松赵飞骏刘月顺龙治锋
- 关键词:NIH3T3细胞微丝
- Periostin表达对鼻咽癌细胞体外侵袭行为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Periostin表达对体外鼻咽癌(NPC)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纯化的鼻咽癌间质和正常鼻咽黏膜间质、鼻咽癌低转移潜能细胞系6-10B和高转移潜能细胞系5-8F及NIH 3T3成纤维细胞中Periostin的表达水平。应用阳性脂质体法将pCMV-neo-Periostin质粒瞬时转染到NIH 3T3细胞,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NIH 3T3细胞中Periostin的表达水平,利用Boyden小室穿膜侵袭实验检测Periostin蛋白对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的影响。结果 Periostin在纯化的鼻咽癌间质中高表达,在纯化的正常鼻咽黏膜间质中及高转移细胞系5-8F中弱表达,在低转移细胞系6-10B及NIH 3T3细胞中不表达。瞬时转染过表达Periostin的NIH3T3细胞中Periostin的表达明显增强。Boyden小室实验提示,分泌蛋白Periostin可明显增强鼻咽癌细胞6-10B的体外侵袭能力,转染组穿膜的细胞数与空白对照组及未转染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P<0.01);转染组与6-10B细胞共培养后,培养上清中MMPs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Periostin蛋白能增强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MPs的活性有关。
- 李美香谢远杰石金凤赵国军张晓红刘月顺龙治峰
- 关键词:鼻咽癌基质金属蛋白酶转染明胶酶谱法BOYDEN小室
- NO对大鼠卵巢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参与卵泡发育和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O供体硝普钠(SNP)对成熟大鼠卵巢中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SNP)组Bcl-2蛋白在窦前卵泡、窦状卵泡中表达下调,Bax蛋白在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浓度NO可上调大鼠卵泡中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推测NO可能通过Bcl-2/Bax途径来诱导卵泡中的细胞凋亡及卵泡闭锁。
- 罗文奇屈丽华龙治峰石金凤刘月顺谢远杰莫中成罗红梅
- 关键词:NO卵泡BCL-2BAX
- Periostin表达对鼻咽癌细胞体外侵袭行为的影响
- 李美香谢远杰石金凤赵国军张晓红刘月顺龙治峰
- 硝普钠和N^ω-单硝基-L-精氨酸甲酯对去垂体大鼠生精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阐明NO对大鼠生精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去垂体,观察硝普钠(SNP)与N-ω单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生精功能的直接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含量;Greiss法测定血清NO-x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生精细胞DNA含量,计算1c、2c及4c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各组血清LH、FSH和睾酮浓度显著下降或逐渐下降。SNP组血清内NO-x含量显著升高,L-NAME组血清内NO-x含量显著降低;对照组、L-NAME组和SNP+LNAME混合注射组的细胞分布均以1c为主;而SNP组的细胞以2c为主。结论:体内高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可屏蔽LH和FSH的分泌,进一步抑制睾酮的分泌;SNP与LNAME可通过NO直接影响生精细胞的凋亡。
- 李美香谢远杰张晓红温南龙治峰刘月顺贺丽萍
- 关键词:L-精氨酸甲酯生精能力去垂体硝普钠细胞DNA含量血清LH
- L-精氨酸与N-硝基-L-精氨酸单甲酯对雄性大鼠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阐明NO前体左旋精氨酸 (L arginine ,L Arg)和NO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单甲基酯(Nω nitrio L arginine methyl ester,L NAME)对雄性性腺轴中腺垂体内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分别于腹腔内注射L Arg、L NAME、L Arg +L NAME和生理盐水 ,1次 /d ,注射 4 8d ,首次剂量加倍 ;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 1、4、8、13、2 4、3 6、4 8d在大鼠尾部采血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 (FSH)的含量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L Arg对FSH和LH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P <0 0 1) ,而L NAME则抑制FSH和LH的分泌 (P <0 0 1) ,两者都具有时间依赖性。L Arg和L NAME混合注射时 ,其FSH和LH的含量与生理盐水注射组无区别 (P >0 0 5 )。 结论 :NO对雄性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
- 贺丽萍李美香罗红梅田英刘月顺龙治峰
- 关键词:腺垂体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