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龙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烹调
  • 1篇烹饪
  • 1篇猪肉

机构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市卫生防...

作者

  • 1篇荀晓霖
  • 1篇刘志龙
  • 1篇张靖
  • 1篇邸晓光

传媒

  • 1篇中国烹饪研究

年份

  • 1篇199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烹调对猪肉中脂肪、脂肪酸的影响被引量:10
1997年
通过对猪肉(五花肉)进行不同时间的焐炖,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烹饪时间的延长,猪肉中十碳(10:0)、十二碳(12:0)、十四碳(14:0)、十六碳(16:0)、十八碳(18:0)等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幅度地下降,2.5小时时下降46.04%(P< O.0 l),4小时下降了37.9%(P<0.05),2.5小时达到最低点。而单、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烹饪时间的延长而呈不断上升趋势,软脂油酸(16:1)、油酸(18:1)等单不饱和脂肪酸较亚油油酸(18:3)、花生四烯酸(20:4)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上升的幅度大些,在2.5小时时,升高值为最多(P<0.05),分别为35%、15.19%、20.52%、13.6%、1O.16%,而在4小时时呈上升趋势,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肥肉只要通过适当时间的焐炖,其脂肪、饱和脂肪酸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
荀晓霖张靖邸晓光刘志龙王云龙罗人才
关键词:脂肪酸脂肪烹饪猪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