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如春

刘如春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钙离子
  • 2篇电针
  • 2篇基因
  • 2篇脊髓损伤大鼠
  • 2篇表达基因
  • 2篇差异表达基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素
  • 1篇皮素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素
  • 1篇基因芯片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脊髓损伤
  • 1篇CA2+
  • 1篇ET
  • 1篇大鼠急性脊髓...

机构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如春
  • 2篇李志刚
  • 2篇张春燕
  • 1篇付平
  • 1篇耿直
  • 1篇刘书坤
  • 1篇耿昊

传媒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再分为即刻组2、4h组和48h组。用改良Allen s打击法制成模型。检测各组大鼠损伤组织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钙离子(Ca2+)含量的变化。结果:术后24h4、8h电针组的ET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损伤组织的NO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术后48h组Ca2+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可通过降低ET、NO发挥保护作用。
李志刚付平刘书坤刘如春耿昊张春燕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
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差异表达基因及钙离子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SCI)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用改良Allen s打击法制成SCI模型。电针组造模后电针"大椎""命门"两穴,药物组尾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损伤6 h后取材。测定损伤后血清中钙离子含量;取电针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损伤局部组织,提取mRNA,由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脊髓标本中提取的RNA样品中,各选取3份RNA样品,分别混合后组成具有可比性的2组获得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急性SCI中的作用进行功能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钙离子含量降低显著(P<0.05)。SCI的早期,模型-空白组有266条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电针-空白组有181条差异表达基因。结论电针可以降低SCI大鼠血清中钙离子含量,对SCI具有保护作用;脊髓损伤后有大量的基因差异表达发生,这些基因可能与神经组织保护、生长和再生关系密切。
李志刚刘如春耿直张春燕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钙离子基因
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差异表达基因及钙离子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论文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脊髓损伤(SCI)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主要从实验动物的选择、脊髓损伤节段的选择、脊髓损伤模型的选择、脊髓损伤动...
刘如春
关键词:电针钙离子脊髓损伤基因芯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