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献阳
- 作品数:84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咽喉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后窄带成像内镜评估
- 2025年
-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内镜在咽喉鳞状细胞癌(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后的病灶再评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局部晚期咽喉鳞癌并接受2周期新辅助免疫化疗的患者29例,男性26例,女性3例,年龄43~80岁。定期行NBI/白光电子喉镜以及影像学检查,新辅助免疫化疗后经手术切除共获取咽喉可疑病灶36个,以kappa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McNemar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治疗后病灶的NBI内镜下微血管分型表现及其与相应病理结果、影像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免疫化疗后,9例患者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pCR)、19例原发灶部分缓解(PR)、1例疾病进展(PD)。咽喉鳞癌治疗后NBI表型与其病理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18,P<0.01)并显著正相关(r=0.852,P<0.01);白光内镜结果与病理结果不具一致性(kappa=0.239,P=0.12);NBI内镜对治疗后病理呈良性病灶的识别较白光内镜更为准确(P=0.031)。原发灶PR及pCR病例新辅助免疫化疗前后NBI表型差异显著,分别向恶性程度较低及良性病变的表型转化(P值均<0.05),PR病例中16例呈向心性/偏心性退缩、3例呈多点灶状退缩。NBI内镜对治疗后病理呈良性及恶性病灶、原发灶pCR及PR病例的诊断均较CT等影像学检查更准确(P值均<0.05)。结论目前NBI内镜下分型仍适用于咽喉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后病灶的诊断及评估,其NBI表型及范围的变化可反映肿瘤消退、进展及复发;且NBI内镜对新辅助免疫化疗后咽喉鳞癌病灶的诊断较白光内镜及CT等影像学检查更准确。
- 吴俊华骆献阳骆献阳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窄带成像
-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CLN)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预防性双侧CLN清扫术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预防性双侧CLN清扫术52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预防性双侧CLN清扫术34例。86例患者中〈45岁、男性,肿瘤直径≤0.5cm、〉0.5~〈1.0cm,侵及甲状腺被膜、突出腺体CLN转移阳性率与≥45岁、女性,肿瘤直径≥1.0cm,未侵及甲状腺被膜、未突出腺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6例患者〈45岁、男性、肿瘤直径≥1.0cm与CLN转移均呈正相关(r=0.605、0.374、0.600,均P〈0.05),双侧转移、多灶、侵及甲状腺被膜、突出腺体与CLN转移均无相关性(r=0.005、0.006、0.068、0.108,均P〉0.05)。结论对PTC患者首次手术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应行预防性CLN清扫术,〈45岁、男性、肿瘤直径≥1.0cm易出现CLN转移。
- 汪丽平刘存山骆献阳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手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病理特征
- 67例下咽和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下咽、食管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住院进行手术的67例下咽、食管同时性MP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5例,女2例,年龄42~79岁。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决策、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行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使用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67例患者行一期胸腔镜辅助下全喉、下咽、食管切除并管状胃重建手术38例;一期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二期行下咽癌扩大切除术24例;一期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并下咽癌经口激光切除术2例;一期下咽癌经口激光切除术,二期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8例次、胸腔积液3例次、气管撕裂1例次、乳糜漏1例次、腹水1例次;无吻合口瘘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前诱导化疗8例,术后转放疗科同步放化疗51例。1年总生存率82.1%,3年总生存率55.9%。在下咽、食管同时性MPC中下咽癌分期、食管癌分期、肿瘤家族史以及重度吸烟饮酒史与预后相关(χ^(2)值为6.602、7.422、5.932、6.236,P值均<0.05)。结论对于下咽食管MPC的治疗除微创手术外,尽量避免分期根治性手术,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理念是目前下咽癌同时性食管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张炳煌骆献阳陈爱民姜元芹陈进忠于修义
- 关键词:肿瘤家族史重建手术食管切除放疗科
- 土槿皮乙酸PAB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 探讨土槿皮乙酸抑制人喉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PAB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毒作用;利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PAB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
- 陈爱民张志明骆献阳高菁
- 关键词:细胞毒性细胞周期细胞形态凋亡
- 超声刀在复发性舌根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骆献阳赵德安高兴强蔡成福
- 关键词:喉镜术超声刀
- 气道神经鞘瘤1例
- 2016年
- 目的提高对气道神经鞘瘤的认识,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气道神经鞘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对该病的诊断及病变特点。结果患者反复活动后气促1年,肺功能正常,胸部CT提示气道肿物。气管镜活检病理示气道慢性炎症。气管切开行肿物消融术,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结论气道神经鞘瘤临床表现不特异,不易早期诊断,临床易漏诊延误诊断,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气道神经鞘瘤最有效的方法。
- 马爱平兰文斌叶美治索文昊林云英骆献阳瞿跃进刘群
- 关键词:神经鞘瘤气道误诊
- 咽旁间隙巨大脂肪瘤1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PPS)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通过1例PPS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PPS脂肪瘤常表现为无痛性肿物,症状有堵塞感、吞咽困难、咽异物感。CT显示为边界清晰,均匀低密度灶。MRI显示为T1W及T2W均呈高信号,增强后未见显著强化。本病例采用口腔软腭入路法摘除肿瘤。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CT与MR有助于PPS脂肪瘤的诊断,提倡早期手术,可根据肿瘤的临床特点采用不同手术进路切除肿瘤。
- 汪晓锋高兴强骆献阳
- 关键词:PPS脂肪瘤
- 胸、腹腔镜联合全喉切除治疗颈段食管癌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全喉切除治疗颈段食管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9年1月一2014年7月胸、腹腔镜联合全喉切除治疗33例颈段食管癌。胸腔镜下分离食管、腹腔镜下管胃成形、全喉切除、气管永久造口、胃咽吻合术。结果胸部手术时间40~66min,平均53min;腹部手术时间35~51min,平均44rain;颈部手术时间128~150min,平均139min。术中出血量130~270ml,平均150ml。术后住院时间8~14d,平均12d。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2例,中分化19例,中一低分化7例,低分化5例。切缘病理学检查无癌组织残留。31例淋巴结转移。并发症:吻合口漏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肺部感染6例,胃排空障碍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死亡病例。33例随访1个月~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54.5%、45.5%。结论颈段食管癌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胃咽吻合术是颈段食管癌切除后较为理想的修复手段。
- 于修义姜杰米彦军耿国军骆献阳区帆朱国勇王剑翁钟鸣林俊峰石思恩李宁李春雷
- 关键词:腹腔镜胸腔镜食管癌全喉切除
- 成人舌系带矫正术后的语言训练被引量:4
- 2006年
- 卢吉飞赵德安李晓燕陈爱民周毅骆献阳
- 关键词:舌系带语言疗法矫形外科学
- OSA患者肾素(原)受体水平与性别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OSA患者肾素(原)受体[(P)RR]水平与患者性别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0-03-2018-03期间选择接受治疗并确诊的80例OSA患者(OSA组)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考察健康人、不同性别和疾病严重程度OSA患者的血浆可溶性肾素(原)受体[s(P)RR]水平及临床参数的变化。结果:OSA组的血浆s(P)RR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所有患者中,血浆s(P)RR浓度均随着疾病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此外,血浆s(P)RR浓度与所有患者的腰臀比、血红蛋白A1c(HbA1c)、AHI和氧减饱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2和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pO2)呈显著负相关(P<0.05)。女性受试者中,血浆s(P)RR浓度与腰臀比和AHI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P<0.05)。男性受试者中,血浆s(P)RR浓度与腰臀比、HbA1c、肾素水平、AHI和氧减饱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GFR、MSpO2和minSpO2呈显著负相关(P<0.05)。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的血浆s(P)RR浓度均显著降低。另外,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AHI、MSpO2、minSpO2和氧减饱和度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OSA患者的血浆s(P)RR水平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可直接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此外,患者的腰臀比和HbA1c过高、eGFR过低均可影响血浆s(P)RR水平,并有可能导致OSA病情加重。
- 吴金鹏陈爱民骆献阳刘建捷
- 关键词:肾素(原)受体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