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卉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其他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探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评价经皮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130例共165条肢体腔内激光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主要手术方式:①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②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③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结果 6例(3.6%)局部复发经再次激光治愈,其余病例均一次治疗闭塞,随访1~20个月(平均6.8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联合手术治疗可以进一步拓宽其手术适应证。
- 李华刚张雨马卉易维真
- 关键词:静脉腔内激光下肢静脉曲张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症探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265例共327条肢体腔内激光联合多种其他术式个体化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并发症。结果皮下淤斑180例(55%)、皮下可及条索状硬结58例(17.7%)、皮肤烧灼伤31例(9.5%)、曲张静脉残留23例(7.0%)、足踝部痛感19例(5.8%)、隐神经损伤16例(4.9%)、腹股沟切口淋巴漏1例(0.3%),经过相应处理后均得到缓解。结论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并发症少、轻,注意规范化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李华刚张雨马卉易维真
- 关键词:静脉腔内激光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并发症
- 乳腺分叶状肿瘤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手术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月-2012年9月19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1例,乳房单纯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16例,随访16例,随访时间3~50个月,平均25个月,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局部复发与手术切除范围有关.良性、交界性和首次诊断为恶性的行局部扩大切除.复发性应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 马卉
- 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手术治疗
- 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关系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癌蛋白C-erbB-2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乳腺癌病例95例,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正虚毒炽3种中医证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证型的临床分期及其分子标志物ER、PR、C-erbB-2表达进行分析。结果:95例中,肝郁痰凝型为71例,占74.74%,冲任失调型为9例,占9.47%,正虚毒炽型为15例,占15.79%。Ⅰ期、Ⅱ期乳腺癌中以肝郁痰凝型居多,而Ⅲ期、Ⅳ期中正虚毒炽型所占比例高于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正虚毒炽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74);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冲任失调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各证型PR、C-erbB-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早期多为肝郁痰凝型,后期以正虚毒炽型为主。肝郁痰凝型ER表达水平高于冲任失调型,而PR、C-erbB-2的表达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 易维真汪晓明张福忠李华刚马卉
- 关键词:乳腺癌辨证分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
- 周玉朱治疗乳腺增生症经验被引量:3
- 2014年
-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乳房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常可随月经周期或情绪变化而消长。西医认为,乳腺增生症是由于乳腺组织在性激素水平失衡的情况下出现上皮增生与复旧不全,从而造成乳腺结构紊乱,当乳腺发生上皮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时,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将恶变成乳腺癌。及时治疗乳腺增生,阻断其演变过程,有利于预防乳腺癌。
- 易维真马卉李华刚张雨周玉朱
- 关键词:乳腺增生名医经验
- 行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中药煎剂,每日1剂,经期停服,42剂为1个疗程;对照组34例口服乳癖散结胶囊,每次4粒,1d3次,45d为1个疗程。2组均服药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肿块评分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组间疼痛评分变化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伴随症状评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气活血通络法对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疗效,缓解疼痛作用优于中成药。
- 易维真马卉李华刚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