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退行性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 周枫张云庆杨惠光方剑峰金峥骆文兴邓雄伟韦山
- 关键词:减压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 2006年
- 顾家烨周正明姜雪峰李骁伟韦山杨惠光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 联合切口双钢板法治疗高能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5
- 2007年
- 高能胫骨平台骨折包括SchatzkerⅣ—Ⅵ型,是膝部受到高能、高速,伴有轴向负荷的内,外暴力撞击所致胫骨平台发生劈裂、分离,关节面塌陷的严重骨折,伴有膝周的软组织严重损害。2001年1月-2006年2月作者共收治高能胫骨平台骨折54例,其中采用联合切口双钢板法手术治疗34例,疗效满意。
- 顾家烨周正明张云庆韦山姜雪峰孙惠清杨惠光
-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器
- 一种新型跗骨窦钢板与常规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 黄国伟姜雪峰韦山
- 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68例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韦山
- 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总结TLIF手术在腰椎退行性滑脱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12例。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椎间融合器未见移位、松动,内固定无断裂、滑脱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22~29分,平均28.2分,满意率91.7%。结论TLIF手术入路在椎管外,椎管内干扰小,避免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具有固定牢固、卧床时间短、融合率高等优点。
- 邓雄伟张云庆杨惠光金峥骆文兴韦山周枫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滑脱椎间融合器
- 经跗骨窦入路Acumed跟骨钢板治疗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早期疗效
- 黄国伟姜雪峰韦山
- 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 韦山庄彦
- 关键词:跟骨骨折跗骨窦内同定
- 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背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目前有关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中应用的文献较少。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4例为非3D组,男13例,女1例,年龄22~66岁,平均(43.2±12.3)岁,左侧6例,右侧8例,Sanders分型Ⅱ型12足,Ⅲ型2足;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8例为3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27~62岁,平均(45.9±9.7)岁,左侧7例,右侧11例,Sanders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Böhler角、关节面复位情况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等。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2个月,平均(15.3±3.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öhler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öhler角与健侧Böhler角差值非3D组为-4.7°±7.5°,3D组为-0.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台阶非3D组为(1.7±1.1)mm,3D组为(0.8±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非3D组为(87.1±6.4)分,3D组为(90.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3D组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5.7%;3D组优11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微创、精准的特点,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 黄国伟沈杰韦山姜雪峰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器3D打印跗骨窦
- 手术治疗骨盆骨折50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式的选择、手术操作技术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骨盆骨折50例临床分类和顾着稳定性判断,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50例术后24 h死亡1例,为多发性创伤并失血性休克,余49例经6~24个月随访,术后X线射片复查患者顾着均愈合。结论应根据病情做好术前牵引,使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则骨折对位良好,固定牢固,疗效满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