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断利尿预防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间断利尿预防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机制。方法:选取20只8~10周龄通过缩窄升主动脉建立的大鼠心力衰竭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持续利尿剂组与间断利尿剂组,每组10只。比较两组实验起点及第6、12、16、20周血液指标(PRA、Ang-Ⅱ、ALD及NT-proBNP)、心脏超声检查结果(HR、LVEDD、LVESD、EF、LVFS、LVAWD/S及LVPWD/S)、肾远曲小管增生情况及心肌纤维化情况。结果:两组实验起点血液指标、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利尿剂组第6、12、16、20周血液指标、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均显著优于持续利尿剂组,肾远曲小管PI及心肌CVF均显著低于持续利尿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利尿可有效预防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情况,对心肾等方面不良影响的防控作用较好。
- 袁向阳王翔戴淼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集聚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集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收的60例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集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与血小板集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集聚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石凡吴春华王琦曹原袁向阳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液黏度
-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应用ANRI对心肌重构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RI)对其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并成功进行急诊PCI术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NRI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ANR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及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CC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LVEDD、LVEF及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及3个月,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后1周改善更明显,且ANRI组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1周及3个月,两组患者KCCQ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ANR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应用ANRI能改善心肌重构、心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袁向阳戴淼王翔曹俊达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心肌重构
- 热射病21例临床急救体会
- 2004年
- 袁向阳汪进丁刘莉萍
- 关键词:中暑热射病急救措施地塞米松甘露醇
- 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已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3个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严格按照心衰指南标准化诊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使用21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和心功能评估相关指标。结果:疗程结束时,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观察组82.35%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1.88%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在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分钟输出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等心功能评估相关指标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标准化心衰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曹俊达刘秋连刘海龙袁向阳王琦曹原
- 关键词:心力衰竭每搏输出量
- 参附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利尿、β受体阻滞剂、强心等规范化的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参附注射液60 mL/d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4 d。记录两组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日用总量,观察心功能指标变化,检测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超敏CRP(hs-CRP)和IL-6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日用总量大于对照组[(170.85±45.34)mg vs.(120.23±40.21)mg](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hs-CRP和IL-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规范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进一步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神经内分泌和炎性因子水平。
- 曹俊达刘秋连袁向阳户洁韩业婷曹原王琦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顽固性心力衰竭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心功能、血清学指标及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指标[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及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及SV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hs-cTnT、NT-proBNP及hs-CRP均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促进心功能及运动耐力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 何华斌陈玲袁向阳罗潇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卡维地洛心功能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纳入病例组。另在同期选取120例体检正常的受试者,纳入对照组。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情况。患者入院24h抽取静脉血3ml,进行生化检测。结果病例组患者TBIL、DBIL、IBIL、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DL-C、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BIL、DBIL、IBIL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且3组患者的TBIL、DBIL、IBIL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的TBIL与DBIL及IBIL水平呈正相关,DBIL与IBIL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高血压、吸烟、TBIL、IBI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BIL、IBIL与冠心病发生为独立负相关,DBIL与冠心病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是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重要指标,胆红素水平越低,患者病情越严重,血管钙化程度越严重,病变越弥漫,水平越高,病情越轻。
- 王新杰袁向阳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
- 基于胸痛中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基于胸痛中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与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未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为参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入门-球囊扩张(D-to-B)与发病-球囊扩张(S-to-B)时间;住院时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药品费用与医疗总费用。结果研究组FMC-to-B、D-to-B、S-to-B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药品费用与医疗总费用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基于胸痛中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救治,缩短FMC-to-B、D-to-B、S-to-B时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曹俊达王琦刘海龙袁向阳曹原
- 关键词: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索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适应症及手术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例因“反复黑朦”患者的临床资料,行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通过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24h动态心电图未有大于2.0s长间隙,且未有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症发生,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对需要行右室单腔起搏(VVIR)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和之前植入经静脉导线起搏器,反复感染或静脉血栓的患者,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则可杜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情况下,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 曹俊达袁向阳曹原刘海龙王琦
- 关键词:心律失常窦性停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