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佳群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乙烯
  • 2篇乙烯醇
  • 2篇烯醇
  • 2篇聚乙烯
  • 2篇聚乙烯醇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阻抗
  • 1篇电化学阻抗谱
  • 1篇定位销
  • 1篇定位销孔
  • 1篇正极
  • 1篇支撑体
  • 1篇生物活性
  • 1篇切换
  • 1篇驱动齿轮
  • 1篇阻抗谱
  • 1篇微球
  • 1篇铣加工
  • 1篇销孔
  • 1篇肖特基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董佳群
  • 1篇史月丽
  • 1篇庄全超
  • 1篇江利
  • 1篇吴楠
  • 1篇于跟喜
  • 1篇滕淑华
  • 1篇陈凤舞
  • 1篇沈明芳
  • 1篇王成杰
  • 1篇许诺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化交联法制备聚乙烯醇微球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乳化交联法,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植物油为连续相(油相),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分散相(水相),戊二醛为交联剂,盐酸为催化剂,制备了PVA微球。利用FT-IR、SEM及粒度分析仪等设备对微球的组成、形貌及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并考察了几种关键工艺参数对微球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A溶液浓度为5%,表面活性剂采用2 g 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 80),乳化温度为50 ℃,1 mol/L稀盐酸催化戊二醛交联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球形规整、表面光滑且分散性好的PVA微球。粒径分析结果显示,所得PVA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25 μm,且分布在15-45 μm范围内的微球约占其总量的80%。
董佳群陈凤舞滕淑华
关键词:聚乙烯醇微球工艺参数
滑靴凹槽铣加工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靴凹槽铣加工夹持装置,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设有齿轮半体,所述下平台设有支撑体,所述齿轮半体与支撑体铰接,所述支撑体上设有与齿轮半体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上设有第一定位销孔,所述支撑体...
耿友伯吴吉伟董佳群华研王成杰于跟喜许诺
文献传递
聚乙烯醇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近年来,微球材料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及药物缓释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聚乙烯醇(PVA)因其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及生物可降解等特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目前关于 PV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凝胶的形式,限制了该材...
董佳群
关键词:聚乙烯醇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CuF_2/MoO_3/C复合正极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球磨方法制备了CuF2/MoO3/C复合材料电极,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表征与观察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球磨CuF2和MoO3晶粒的尺寸为200~300 nm.CuF2/MoO3/C复合电极10 mA.g-1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647 mAh.g-1,但随之复合材料循环寿命迅速衰减.循环伏安曲线首次放电,2.2 V左右出现了一个还原峰,第2、3周期该还原峰电位升至3.2 V左右.CuF2/MoO3/C复合电极的Nyquist图由高、中频区两个半圆串接和一条斜线组成.放电过程,高频区半圆相应于锂离子扩散多层SEI膜,还与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接触有关;中频区半圆与CuF2和MoO3及C的肖特基接触有关;低频区斜线反映扩散传递过程.CuF2/MoO3/C电极电荷传递阻力较大,这可能也是CuF2/MoO3/C电极容量较快衰减的原因.
史月丽吴楠沈明芳董佳群庄全超江利
关键词:MOO3电化学阻抗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