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保晶

作品数:55 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义齿
  • 12篇应力
  • 11篇全口
  • 11篇桩核
  • 10篇三维有限元
  • 10篇上颌
  • 10篇全口义齿
  • 9篇纤维桩
  • 8篇牙尖
  • 8篇牙尖斜度
  • 8篇有限元
  • 8篇斜度
  • 7篇应力分析
  • 7篇粘接
  • 7篇上颌全口义齿
  • 7篇磨牙
  • 5篇三维有限元分...
  • 5篇密合性
  • 5篇基托
  • 4篇修复体

机构

  • 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民航总医...
  • 1篇北京口腔医院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55篇白保晶
  • 18篇张振庭
  • 7篇李丹
  • 6篇白乐康
  • 5篇曹文
  • 4篇那柏
  • 4篇王淑英
  • 4篇刘向荣
  • 4篇李晓红
  • 3篇张丹
  • 3篇郑晓雁
  • 3篇王宇春
  • 3篇刘明治
  • 3篇温颖
  • 2篇姚锋
  • 2篇孙琳瑶
  • 2篇李丹
  • 2篇刘侠
  • 2篇张颖
  • 2篇郑东翔

传媒

  • 20篇北京口腔医学
  • 9篇口腔颌面修复...
  • 7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畸压低过萌磨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通过正畸压低过萌上颌磨牙的方法。方法选择过萌的上颌磨牙患者9例(共21颗患牙),经种植体植入,压低过萌的上颌磨牙,利用三维锥形束CT测量正畸前后微型种植体对上颌磨牙的压低效果以及压低牙的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21颗患牙经正畸治疗后压低的距离差异有显著性,平均为4.00mm,术前、术后牙根长度无变化。结论利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压低过萌的上颌磨牙,为保留活髓牙及必要的修复间隙提供临床依据。
张宝茹白保晶
关键词:正畸
可塑纤维桩修复前磨牙邻面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可塑纤维桩在修复前磨牙邻面缺损时的抗折性能。方法:把30颗离体前磨牙分为A、B、C三组,每组10颗,A组:可塑纤维桩核冠;B组:铸造桩核冠;C组:预成纤维桩核冠。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后进行5000次冷热循环及240000次循环加载试验,对试件进行静态加载至发生折裂,记录试件折裂时的最大载荷及折裂深度和模式。结果:三组桩核冠的抗折强度和折裂深度分别为A组:1100.5±351.8 N、0.74±0.33 mm;B组:1182.6±226.1 N、4.92±1.25 mm;C组:1095.6±309.9 N、1.16±0.33 mm。除B组有3个试件发生不可再修复性折裂外,其余试件均为可再修复性折裂。B组的最大载荷、折裂深度和折裂模式与A、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塑纤维桩的抗折性能可以满足前磨牙邻面大面积缺损临床修复需求,且折裂模式优于铸造桩核冠。
李宁王丁白保晶
关键词:纤维桩桩核冠抗折性能
钴铬合金与金合金铸造三臂卡环的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材料铸造卡环在义齿摘取时的应力,为临床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前磨牙和不同形态的卡环固位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动态位移载荷,计算卡环与基牙的接触受力情况。结果所得数据经SPSS10.0统计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表明:当宽度一定时,随着卡臂尖倒凹深度的增大,钴铬合金铸造卡环固位臂的峰值应力与金合金卡环相比增加得快;金合金铸造卡环在前磨牙上所能放置的最大倒凹深度比钴铬合金卡环大。结论在设计和制作铸造卡环时,选择钴铬合金卡环进入基牙的倒凹深度较金合金卡环要更加慎重。当基牙的倒凹深度较大时,建议设计金合金卡环,以防卡环在使用中发生永久变形。
王淑英张振庭白保晶
关键词:牙修复体固位卡环固位力
104例佩戴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与义齿质量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研究患者对全口义齿满意度与义齿质量间是否存在联系。方法对104例佩戴全口义齿3~10个月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义齿质量相关检查,包括义齿基托边缘伸展、人工牙排列、义齿稳定状况、义齿的固位、咬合关系和息止间隙。结果影响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义齿基托边缘伸展、人工牙排列、咬合关系和息止间隙。结论患者对全口义齿外观、咀嚼能力、义齿稳固性、舒适性方面的满意度受义齿质量临床评价相关参数的影响。
刘向荣郑晓雁白保晶温颖
关键词:全口义齿满意度
钴铬合金铸造三臂卡环固位臂宽度设计与基牙倒凹关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钴铬合金铸造三臂卡环固位臂在摘取时的应力分布,探讨3种宽度固位臂可放置的最大倒凹深度,为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下颌第二磨牙为基牙,建立基牙和3种宽度固位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固位臂宽厚比为3:1,设计卡臂尖和固位臂中部进入基牙的倒凹深度不同,在固位臂中部施加动态位移载荷(以3 mm/s 速度,使卡环向上产生3 mm 的位移),计算固位臂从基牙上摘取时的接触受力。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和两条回归直线的比较。结果固位臂的最大应力与卡臂尖进入基牙的倒凹深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固位臂中部1/3进入基牙的倒凹深度无明显相关性。当卡臂尖进入基牙的倒凹深度相同时,随固位臂宽度的增大,固位臂最大应力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1.8、1.6和1.4 mm 3种宽度的钴铬合金固位臂可放入基牙的最大倒凹深度分别为0.25 mm、0.30 mm 和0.35 mm。结论当宽厚比一定时,固位臂越宽,卡臂尖可进入基牙的最大倒凹深度越小。为防止固位臂永久变形,应根据卡臂尖进入基牙的倒凹深度选择不同宽度的固位臂。
王淑英张振庭白保晶
关键词:牙修复体固位三维有限元
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EDA基因突变检测及其表现型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EDA基因突变在单纯型和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中的检出率,并汇总EDA基因突变的患者口内恒牙缺失情况,尝试分析EDA基因突变相关的恒牙列缺失牙位分布特点。方法:临床收集到174例(143例单纯型、31例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以及451名正常对照者,通过采集外周静脉血或者取颊黏膜拭子,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EDA基因编码区并测序,与数据库筛查比对。对于EDA基因突变的患者,记录汇总口内缺失牙位,对比不同牙位缺失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出33例EDA突变患者,单纯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中ED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9.09%(13/143),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缺失患者中ED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4.52%(20/31),检测出10种尚未见报道的EDA基因突变。EDA突变相关的先天缺牙患者中,牙列左、右同名牙缺失数目几乎没有差异,单纯型患者缺失恒牙数(15.9±6.4)比综合征型患者少(23.9±4.3)。EDA突变相关的单纯型先天缺牙患者中,上颌中切牙,上、下颌第一磨牙缺牙率较低;下颌中切牙,上、下颌侧切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缺牙率较高。EDA突变相关的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中,各牙位缺牙率均较高,上颌中切牙,上、下颌尖牙,上、下颌第一磨牙缺牙率相对较低。结论:EDA突变检测和表现型分析有助于更全面了解EDA基因以及其在外胚层器官发育中的功能。
何慧莹刘洋韩冬刘浩辰白保晶冯海兰
关键词:牙缺失突变表型
计及牙尖斜度的上颌全口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为研究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提供基础条件。方法 :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计及牙尖斜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依据理论力学原理确定加载方式。结果 :建立了更接近临床实际情况、有牙尖斜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确定了不同牙尖斜面外载荷的加载方向 ,并根据推导公式计算出不同加载情况下应加力的大小。结论 :该模型可用于上颌全口义齿应力分布研究。
白保晶刘明治白乐康那柏张斌
关键词:全口义齿牙尖斜度有限元模型CAD
计及牙尖斜度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及其分布状况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研究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 ,为预防上颌全口义齿基托折裂和全口义齿修复时人工牙牙尖斜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不同牙尖斜度时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及其分布状况。结果 :随着牙尖斜度的增加 ,基托的应力集中状况明显加剧 ,牙尖斜度为 10°时 ,基托应力集中状况相对较缓 ,2 0°时次之 ;拉应力集中区由基托前腭部、前牙腭侧移动到唇系带切迹区 ;综合应力集中区由基托前腭部、前牙腭侧移动至后牙牙列的部位。结论 :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应力集中状况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临床行全口义齿修复时 ,宜选用牙尖斜度为 10°或 2 0°的人工牙 ,以便达到减缓基托应力集中之目的。提示如何使基托内集中的应力重新分布或减缓应力集中应是解决基托折裂的关键性问题。
白保晶白乐康李晓红刘明治那柏张斌
关键词:全口义齿牙尖斜度有限元法应力分析
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前腭部及唇系带切迹区应力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研究牙尖斜度对基托前部应力状况的影响 ,以指导全口义齿的临床设计与制作。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前腭部节点 338及唇系带切迹区节点 35 0应力状况的影响。结果 :随着牙尖斜度的增加 ,基托前腭部、唇系带切迹处的应力集中状况不断加剧 ,当牙尖斜度增至 30°时 ,切迹处节点 35 0的应力值超过了前腭部节点 338成为峰值点。结论 :基托前腭部始终是一个应力集中区 ,其应力集中强度随牙尖斜度的增加而加剧 ;唇系带切迹处为义齿结构上的薄弱区 ,其应力集中构成了义齿折裂的潜在因素。
白保晶李晓红白乐康刘明治王宇春那柏
关键词:全口义齿牙尖斜度唇系带
力对计及牙尖斜度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影响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牙合力大小对基托应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牙合力对计及牙尖斜度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状况的影响。结果 :最大拉应力和综合应力都与牙合力的大小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应力峰值亦与牙合力平均值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结论 :牙合力大小是影响基托应力集中状况的重要因素 ,提示上颌全口义齿基托折裂的发生与患者个体牙合力的差异关系密切。
白保晶白乐康刘明治李晓红那柏王宇春
关键词:全口义齿咬合力牙尖斜度应力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