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
- 作品数:156 被引量:1,781H指数:2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行为外部效应解析被引量:1
- 2008年
- 1988年建立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现了我国土地产权的市场化,对培育土地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土地产权的界定不够明晰,缺少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政策机制,引发土地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土地产权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行为对土地市场的影响,并运用特征价格法,对广州市地铁二号线和内环路建设的实例,分析评价了政府行为对土地价值的影响。最后从完善土地产权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指出由于缺乏对政府行为引起的"得益"和"受损"的应对机制,导致政府利益受损和土地市场的不公平与不确定性,需从土地产权角度出发,完善相关政策。
- 田莉
- 关键词:产权政府干预
- 耕地水产养殖非粮化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TWR的实证
- 2025年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是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防止过度非粮化是近年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及挑战。基于遥感影像对水产养殖非粮化斑块进行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建构中国县级水产养殖非粮化空间格局,从农业区、粮食分区、省级行政区等多维度分析非粮化时空演化差异,采用GTWR模型探索水产养殖非粮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25年来,全国耕地水产养殖非粮化现象显著,总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2)非粮化在110°E—120°E和20°N—30°N最为集中,东北、长江中下游、珠三角地区有较为显著的集聚区,其中长江中下游集聚区涉及的县市最多,范围最广。(3)从农业区尺度来看,长江中下游干流平原丘陵区的水产养殖非粮化在20年来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粮食主产区的非粮化现象显著,25年来持续增长,到2015—2020年期间,占比达到80.2%;江苏省、湖北省、广东省和安徽省的水产养殖非粮化情况较为严重。(4)水产养殖非粮化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耕地及农业发展情况和淡水养殖状况4个方面影响。高程为负向影响,人口、财政收支比的提升在全国大部分县市都对非粮化有促进作用,耕地面积为正相关。耕地非农化在东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为正影响,淡水养殖产量的增加会促进非粮化现象的产生。
- 高原田莉黄安崔雨桐
- 关键词:非粮化水产养殖影响因素
- 基于集体土地发展权的乡村建设用地变迁机制研究——以北京郊区D村为例被引量:6
- 2022年
- 集体土地发展权是影响乡村土地利用变迁和开发收益分配的关键。实际上,集体土地发展权的“赋予”与“行使”在“一致”和“偏离”之间摇摆,这种张力受到政策制度、组织理念、资源等结构性要素及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共同影响,最终作用于乡村建设空间。文章构建了“结构—参与者”→“集体土地发展权”→“空间变迁”的解释框架,以北京市D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D村建设用地“增量扩张”“增征并存”“减量发展”的3大阶段中,随着发展理念、政策制度、资源等结构性要素不断变化,政府、村集体、企业等参与者关系经历了“增长联盟”—“竞合博弈”—“被动服从”的互动演进,并导致不同阶段集体土地发展权赋予与行使的“偏合”,推动了乡村建设用地变迁。
- 严雅琦梁印龙田莉
- 论开发控制体系中的规划自由裁量权被引量:23
- 2007年
- 长期以来,我国规划管理领域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开发控制体系的经验,分析了我国规划管理自由裁量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规划界目前提出的将规划成果法定化和引进公众参与来制约自由裁量权的做法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实行"程序法定化"和建立"自由裁量权的经济制约机制"比形式上的规划成果法定化和公众参与可以更为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规划管理的自由裁量权。
- 田莉
- 关键词:规划管理自由裁量权
- “权力—权利”结构视角下中国地权的历史谱系演进与现代启示
- 2024年
- 研究目的:探讨传统社会权力干预对土地收益分配的影响,梳理中国地权的历史谱系演进并为现代地权制度中的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理想型建构法,分析性叙述法。研究结果:(1)以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对私权利不同程度的干预,建构了哑铃型与纺锤型两种理想的地权形态;(2)不同地权形态下的“权力—权利”互动模式可以总结为均田薄赋、经界并税与隐占兼并;(3)地权的历史谱系演进呈现为在王朝治乱周期下,形态由哑铃型向纺锤型的转换,这不仅呈现出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干预强弱转换下的表层循环特征,也潜藏着权力干预弱化与权利演化的深层特征。研究结论:建国以来的“权力—权利”结构体现为“中央—地方—农民”的关系,面对结构失衡产生的城乡差距扩大,中央应通过将横向社会反馈纳入纵向政府问责来约束地方政府的权力干预,并通过推动城郊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及差异化征税、远郊区农地国有化向农民还权赋能,走向“权力—权利”结构的制衡。
- 王晨跃田莉周建波周建波
- 关键词:土地制度史土地收益分配
- 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的经济绩效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十三个区(县)为例被引量:8
- 2018年
-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变化,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区域的中心城市上海市、广州市的市郊区县及江阴市、顺德区为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法,动态分析比较了2000~2009年十年间样本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经济绩效与生态环境效应,发现十年间两大区域中半城市化地区的经济绩效均有提升,但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并不乐观。本文最后简单探讨了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启示。
- 潘晓栋田莉
-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应半城市化地区
- 规划研究的新起点 规划学科的新高度——评《规划研究方法手册》
- 2015年
-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应对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住房、交通等城市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的规划业者(包括学者和规划师)一直在学习西方国家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从最大程度上进行内容整合和方法创新。毋容置疑,中国最近30多年的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在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规划的作用已经获得了决策者的认可,成为政府进行建设管理和发展调控的公共政策工具,其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可发挥的协调协商手段也在日趋成熟。
- 顾朝林田莉王世福周恺黄亚平
- 关键词:城市规划学生态环境恶化城镇化进程城市问题
- 治理维度下城市复杂性系统研究的优化与实践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城市属于典型的复杂性系统,多要素、多层级的子系统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其特征,这种复杂性为城市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首先回顾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起源、发展及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对城市复杂性系统进行了解构与剖析,将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的治理框架与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D)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城市复杂性系统模拟的SDES框架。同时,以北京住房复杂性系统为例,采用SDES模型,对租赁住房发展的不同情景进行模拟,并对不同干预情景下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以为住房政策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 田莉田莉李永浮
-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社会-生态系统
- 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民国以来北京老城街道网络演变被引量:28
- 2018年
- 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结合不同时期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从街道网络显型、"局部—整体"层级关系及运转效率等三方面探讨民国以来北京老城的街道网络演变进程。结果表明:(1)政权更替是其演变的分水岭。民国时期,老城街道网络由封建隔离结构向现代通达结构转型,环环相扣、中轴对称式的整合、穿行核心格局同时被打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道网络的几何格网特征越发明显,"环形+大格网"式的核心运动骨架凸显,不同街道段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则逐渐趋同。(2)老城各子区域的可达性层级关系在百余年来持续变化,穿行频率层级关系则保持稳定,与其他区域相比,东城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优势明显。(3)政权更替之际新结构的集中嵌入与随后规划建设的路径依赖使得老城全域的运转效率历经"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起伏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同样出现在东城、西城与外城,但更强的几何格网特征促使前者的两次上升幅度较大,运转效率也相对较高,而皇城的运转效率则随小规模封闭系统的日益开放呈阶梯式下降。概括来讲,研究不仅运用数字化手段系统梳理了北京老城的街道发展史,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街道网络视角的逻辑支撑,对于空间句法的理论算法体系也进行了一定拓展。
- 周麟田莉张臻李薇
- 关键词:空间句法
-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喜忧参半的土地城市化被引量:46
- 2011年
-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土地城市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为拓宽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导致的房价飞涨和城市蔓延,已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本文探讨了土地城市化这柄双刃剑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得与失,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土地城市化转型的方向与对策。
- 田莉
- 关键词:土地城市化城镇化